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如何寫好大學入學測驗作文中消息之“背景”

預測 閲讀(2.43W)

美國記者沃爾特·福克斯在《新聞寫作》一書中寫道:“迄今為止,‘背景材料’一詞都用於表示那種為讀者完全理解一篇報道所需的事實信息。它從基本的信息,如新聞事件所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齡、職業和住址等,一直到與此前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記者只要提出正確的問題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獲得的信息。”

如何寫好大學入學測驗作文中消息之“背景”

我以為,這段話基本上回答了消息需要什麼樣的背景。

要使背景成為一景,應該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把背景寫精。

在採訪中要廣泛佔有背景材料,為寫好背景做大量積累,然後抽取精華。作者一定要弄清楚所要報道的新聞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發生的內外部原因是什麼,這些背後的新聞與剛發生的新聞構成了什麼聯繫。這些都是“讀者完全理解一篇報道所需要”的。廣泛佔有並不等於全部寫出,這時候,一定要去粗取精、由表及裏,仔細篩選,把那些在讀者理解報道時所必需的背景信息精選出來,再精練地寫出來。這裏講的精,不僅僅是短,主要指的是精華、精練。《參考消息》2003年9月26日刊登的一則新聞《美評估報告初步顯示──伊拉克沒有違禁武器》中,背景介紹只有一句話:“認為伊拉克擁有非常規武器曾是布什政府宣佈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含着諷刺,帶着嘲笑,還有幾分揭露。如果沒有這個精練的背景介紹,讀者就不明白為什麼美國要跑到伊拉克去搞評估報告,以及美國和全世界為什麼都對這份評估報告如此關注。

二是把背景寫準。

背景材料是為了讓讀者更好更準確地理解一篇報道,説的都是“為什麼”,所以,一定要準確無誤,千萬不能道聽途説、以訛傳訛。如果連“為什麼”都搞不清,那就會為讀者理解報道造成困難,甚至把讀者引入理解的誤區。比如説,關於中國載人航天的新聞報道,正確的背景應該是中國要發展自己獨立的航天工業,正當地參與國際太空競爭,而西方一些新聞媒體卻別有用心地將背景偷換為中國要發展太空軍事,要成為軍事強國,進而鼓吹中國威脅論,以謬誤的背景來誤導受眾。再比如,常見一些報道,移接木,偷樑換柱,把一個新聞背景改造後用於許多新聞報道。像一個連隊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獲得了軍事考核第一名這樣的背景材料,就常被用於表明“軍事訓練好”“政治教育好”“後勤保障好”“支部建設好”等各方面情況,這種濫用背景材料的做法也是新聞背景不準確的一種表現。

三是把背景寫活。

把背景寫活,首先要打破格式化。不要總是把背景放在消息的第2段,也不要總是講過去怎樣怎樣,以前如何如何,為了什麼什麼,這樣就很難讓背景活起來。《火箭兵報》2002年9月6日一版頭條刊登的消息《全軍第一棟制式化士官家屬樓落成》,把背景材料放在了報道的最後:“士官家屬臨時來隊住房難的問題是從1998年士官隊伍擴大後急劇出現的。作為高科技部隊,第二炮兵士官編制人數相對較多,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士官家屬臨時來隊住房項目的啟動,使二炮士官家屬來隊住房難的問題有望在‘十五’期間基本解決。”介紹的都是實情,説的都是實話,看到的都是可信的信息,這樣就使原本容易枯燥的背景材料變得鮮活起來,並使其成為整篇報道一個有力的“豹尾”。

四是把背景寫短。

千萬不能喧賓奪主地為了突出背景而故意抻長文章。因為背景畢竟是背景,再亮麗也不可能成為主體,多了反而成為累贅。透社2002年10月29日發出的一篇電訊稿《美軍只剩下一個總司令》,背景只有一句話:“國防部官員説,拉姆斯菲爾德考慮這個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了。”這一句話背景至少傳遞了這樣一些信息:這項改革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搞的;這項改革經過慎重考慮。

五是把背景寫散。

把背景散於文章之中,就會不見背景而有背景,不寫背景而成背景。當然這種散要用信息連接,要有助於文章嚴謹,要形散,不能神散。我們所讀到的許多國內外新聞消息名篇,許多都難以分清背景信息和新聞信息,因為作者巧妙地把背景材料隱藏在整篇報道中,使其渾然一體。

六是把背景寫美。

一篇消息好比一台戲劇,背景好比舞台上的佈景和燈光,別讓消息背景成為乾巴巴的幕布,應該成為色彩亮麗、內容和諧的景色,以此加深和幫助觀眾對劇情的理解。

毛澤東所寫的新聞名篇《中原我軍佔領南陽》中介紹背景時這樣寫道:“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28宿,即劉秀的28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在過去一年中,匪首蔣介石極重視南陽,曾於此設立所謂綏靖區,以王凌雲為司令官阻遏人民解放軍向南發展的道路。上月,白匪崇禧使用黃維兵團三個軍的力量,經營整月,企圖打通信陽、南陽間的運輸道路,始終未能達到目的。最近蔣匪因全局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兩星期前已放棄開封,現在又放棄南陽……”這裏,作者巧妙地運用背景材料,縱橫古今,濃墨重彩,交待了歷史故事和人物,地理特徵和戰略位置,在作者如椽巨筆的描繪之下,展現了一幅壯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