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試題猜想之“辨”話題思路點撥

預測 閲讀(2.81W)

材料與話題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試題猜想之“辨”話題思路點撥

閲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人生在世,每時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辨長短、辨清濁、辨好壞、辨真假、辨虛實、還要辨方向……因為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色彩紛呈,常常是好壞參半,魚目混珠,真假難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壞,才能認清東西南北。

請以“辨”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於800字。

思路點撥

題目由三部分組成:材料、話題和要求,從材料來看,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句話是寫辨的重要性、必要性,突出辨的重要;第二句話是寫辨的對象、辨的內容,有哪些方面需要辨。色、音、味、高低、長短是具體形象可感的,是憑感覺器官可以辨別出來的,而清濁、好壞、真假、虛實、方向就是抽象不可感知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徑的,是要具備一定條件的。省略號後的第三句話是寫需要辨的原因何在,即為什麼需要辨;第四句話是“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壞,才能認清東西南北。”是説明辨的方法:要用“心”辨,而不是用別的手段。組成題目材料的四句話實際上從四個方面為我們傳遞出這樣的隱含信息:辨是重要的,生活中人生中離不開辨;辨是有對象的,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我們辨;辨是有原因的;辨是需要方法的。其實這些就是我們學生可以用來思考的切入點,議論的發散點,思維的增長點,行文的立意點。

話題“辨”的構成符合話題作文的基本構成格式,與2005年廣東的大學入學測驗題“紀念”相比,有相似之處:都是獨詞性題目,都是動詞。不同之處:是寫作和思維的空間更寬泛,更具有思辨性,更具有考查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的作用。對於題目設計的“辨”的話題,可以先準確理解“辨”的含義:辨別、分辨。由此入手可以得出“辨”是什麼,來分析“辨”的內涵,理解辨的深層意藴,這是切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最常規的做法是從一般話題具備的五個方面進行思考深化:一般來説,每一個話題,都可以從原因、辦法、對象、背景、歷史五個角度去寫文章。

例文展示

成長處,處處都需辨

□一考生

成長中的我們如花蕾般輕輕綻放,卻在不經意間逝去。如美麗的千紙鶴,在生命的天空裏,踩着雲朵飛過,留下淺淺的痕,卻又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中。

漫步在從呱呱墜地的孩提時期到鮮花般燦爛的青春時期的歲月裏,我們學會辨別拼音字母,學會了辨別五顏六色,學會了辨別走路的方向,也學會了辨別是非曲直……

書頁黃了,走出的文字綠了;故事淺了,感悟的道理多了;冥想多了,心中的浮塵少了;記憶淡了,跳躍的思想濃了……我們步行於歲月的年華里,成長中,唯有用心地辨,方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沿途中,當我們看見特蕾莎修女蹣跚的腳步在風中格外堅定;當我們看見她低下高貴的頭顱,只為懇求瑞典皇宮裏每一位高貴者省下諾貝爾午餐的六萬英鎊,只為用温暖的春風吹散苦難者臉上的淚花;當我們看見她滿身疾病,卻獲得所有苦難者深情的祝福時,我們明白到怎樣辨別善良與邪惡,明白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温情,讓美好樹立,那是我們一生的雕琢。

沿途中,我們看見山崖上,屠格涅夫在推開引誘他自殺的死神,向孩子的啼哭聲和燈火奔去;我們看見面對生活充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熱忱的海子,卻忽然放棄生存的權利,他的鮮血鋪撒在火車軌道上。這時,慢慢明白了辨別方向的重要性,怎樣的選擇才能讓自己無怨無悔。

沿途中,我們看見任長霞掃惡打黑的鐵面無私,看見她救濟百姓時的柔腸百轉。看見黃花滿地,挽幛如雲。這位弱女子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她成了百姓心中流動的豐碑,真正的英雄。我們也看見被告台上的成克傑,他為了一己之私,濫用權力,來為自己牟私利,身為人民公僕卻不思己職,成為人們千古唾罵的腐敗分子。這時,漸漸明白了,辨別好與壞,正義與污穢,需要用心衡量,明白到走怎樣的一條路,才能達到一生的追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成長中,有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有陶潛“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超然,也有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無私……

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的辨都存乎一心,心明則辨亦清。讓成長中的我們一起高唱青春之歌,一起在生命的長河裏飛舟遏浪!

點評:文章在構思立意方面很有創意,內容寫得很有詩意,讓人讀後有一種想打滿分的衝動。作者對話題把握很準確,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對話題“辨”的演繹,選取思維的切入點與眾不同,另闢蹊徑,緊扣自身體驗,結合自身成長,來寫自己對辨的獨特見解。文章有作者個人深刻的思考和領悟,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作者從成長的過程這一角度,緊扣處處“辨”來展示辨對於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這樣的行文就把辨這樣一個虛化的概念演繹得清楚明白,形象可感。從扣題方面,作者除了開頭作為引子沒有使用辨外,幾乎每段都有“辨”的身影,體現出強烈的扣題意識;從思維的角度,作者安排材料的邏輯順序是從小到大,層次分明;從選取的素材來看,考生閲讀面很廣,而且對現實生活很關注,讀了不少書,文章材料豐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作者的語言功底深厚,詩意的語言流淌在讀者眼前,比喻、排比、引用、對比、鋪排等多種修辭手法嫻熟使用,體現出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許多實例和引言在不經意之間被考生運用得恰到好處。這是一篇值得咀嚼和品味的考場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