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單元>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五單元作文:憂鬱的老儒900字

單元 閲讀(2.12W)

我是在一個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靜。寂靜中,我直視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種被稱為“憂鬱”的東西。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五單元作文:憂鬱的老儒900字

孟子的思考極為縝密,孟子曾提出一種關於“人”行為的準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無此四者,非‘人’也。”雖然,孟子對人行為準則的詮釋,並沒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將孔子側重個人修養的“仁”和“道”,發展為一種治國安邦的政治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過這樣的一種小康社會:“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我想他的這些想法一定遭到當時許多人的冷嘲熱諷,可他全然不顧,堅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無疑,孟子是一個思想家。這種思想,源於他對當時人民苦難的思考,源於他對當時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戰國羣雄逐鹿的混亂時期,孟子的這些思想,則是許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雖然,孟子滿肚子的治國韜略,雖然他也像孔子一樣,四處遊説諸侯,可無人採納他的意見,以為他的主張“迂遠而闊於事”。他只得在65歲以後,沮喪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樣授徒講學。

我無法沿着孟子的腳印,去追隨屬於孟子的那充滿屈辱和堅韌的歷史,但我還是從孟子留下的文字裏讀出他的錚錚鐵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儘管,現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裏,嗤之以鼻,但我卻從“大”那簡單的筆畫中,看出一個頂着天的“人”。

這“人”,充滿着一種叫着剛烈的東西,他遠遠不像孔子那樣“温良恭儉讓”。當生與義不能兼得,他寧可取義,也無意苟且偷生;當死與不義不能同避時,他寧可赴死,也不願躬行不義。“捨生取義”,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讀出的卻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氣。它曾激勵過多少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把這些文字存放在歷史中,歷史為之而光彩;把它們拿出來放到現在,依然充滿了一種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為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