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熱點>話題>

中國近代名人故事:近代名人侯德榜2000字作文

話題 閲讀(2.53W)

1911年是侯德榜剛入清華學堂的第一年(也是最後一年,因為入學成績特優,他只需要在清華學一年就可以去美國留學)。入學之前,他在符離集(出燒雞的地方)鐵上工作了三年,1910年考上的清華,1911年去的。沒辦法,他家窮,侯家世代務農,他爺爺出於為未來的期望,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富清華、窮北大”那時候清華學堂的人還是比較看不起這個比較窮而且大一點的插班生的,別人可是在這個英文授課的學校裏學了好多年了(清華學堂學制十年,第十年正常畢業就可以直接留學美國)。在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之後,再沒有看不起他了。就在這次考試上,他拿了十個滿分。1913年,他去了MIT學化學。

中國近代名人故事:近代名人侯德榜2000字

河裏在討論皮革,其實最早的化學家頗有學制革出身的。劉楚青便是,侯德榜也學過製革,原因很簡單,看到中國的原料就這麼白白溜走,別人拿走錢就這麼簡單,心有不甘。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就是製革,而不是制鹼。

侯德榜小時候家境非常貧寒,對那段日子他從未忘過。幼年家貧不能上學,就在私塾外面聽。他天資甚高,學堂裏面還沒記住,他在外面過耳不忘,被教書先生視為奇才,原意免費收他這個學生。同樣的故事還有一個人,是邢其毅的父親刑端。我是在查邢其毅這個貴陽人和蔡智誠這個老鄉的關係中瞭解到這段軼事的。邢其毅和蔡智誠沒什麼關係。因為刑端家貧且務農出身、屬於寒門士子,二十一歲即中進士離開了貴州入翰林院(最後一批)並再沒有回去過,這時候邢其毅最多剛出生。回到侯德榜上來,他徹底突破了蘇爾維法的祕密之後,用英文寫了《制鹼工業》這本書,書的封面上,就是一個在南方稻田裏,留着長辮子,腳蹬水車,手捧書本的英俊少年。這本書把蘇爾維法從原理到工藝再到設備以及參數的設置寫了個底掉,從此中國人,把原來一盎司黃金一磅的純鹼做成了白菜價。如果這是山寨貨,那麼我希望中國這樣的山寨貨越多越好。

幹化學和化工實際上是兩個方向,化學要考慮的這個東西能不能做出來,化工要考慮的就多多了。比如能不能做大、做大了安不安全、成本合適不、哪條路線最合適、外交也要懂、經濟也要懂、機械也要懂、建築也要懂、煩也要煩死了。

説道侯德榜,那不可能不説“侯氏制鹼法”。侯氏制鹼法怎麼來的呢?和我們的很多技術一樣,被別人卡脖子逼出來的。

最早的純鹼,是英國人的蘇爾維法在中國賣,因為只有一家,他可以隨意定價。前面説了,最高的時候一盎司黃金一磅純鹼。這簡直就是把純鹼當銀子賣。1924年永利開車,把純鹼做成了普通原料。當時第一次開車,出來的純鹼竟然是紅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基本失敗了。不過學化學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從一閃而過的現象去探求本質。他意識到紅色必定來源於設備中的鐵,而中國人的原料純度太高了,不像英國人用的那麼差。於是他就在原料裏面添加了一點點雜質(大家猜猜是什麼?),雪白的純鹼便出來了。後來,他把這個祕密給了印度阿三,就是那個非常NB的塔塔集團。這個故事後面講。他還去過南非,大家逼問一下橡樹村,看看有沒有故事。

蘇爾維法對食鹽的用量很大,產生的氯化鈣又很多,氯化鈣還沒什麼用處。開始的時候永利在南京,靠着長江和浙江的鹽場,而且鹽場用的多是範旭東(永利老闆)的技術,這個缺點不明顯。抗戰以後,到了西南,就不行了。這裏是井鹽,比海鹽貴多了,產量也跟不上要求。這時候德國人搞出了察安法,效率要高得多。於是當時範旭東派侯德榜帶了一個團去德國商討引進察安法的事情。沒想到德國人連門都不想讓他們進,並且提出生產的純鹼不能在“滿洲國”銷售。不讓進門還沒什麼,這個銷售要求太欺負人了。代表團立刻離開德國,去了美國,手裏只有兩份專利説明書。侯氏制鹼法的發明,就這樣侯德榜在美國研究,手下人在香港做實驗,另外的人在上海(租界)搞中試,靠着戰爭時期的通信,一點一點數百次的失敗換來的。

説到這裏,我們真是很幸運的,侯氏制鹼法的中試是在1940年完成於上海租界,如果再晚一點,真不知道會再晚多少年。

侯德榜對中國化工的貢獻,不僅僅是一個制鹼法,他幾乎搭起了整個三酸兩鹼的底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一下他作為中國人聰明和勤勞的一方面。

侯德榜組織了一個精幹的技術班子赴美國考察採購和學習。在此期間,他們購到了制酸設備,以中國人特有的忍耐力,通過軟磨硬泡的辦法,學到了制酸的關鍵技術。還在購買硫酸設備時,“順便”在該廠索要到與制酸無關的硫酸銨生產工藝圖。然後掉過頭,從另一廠家以廢鋼的價格買下一套硫酸銨生產設備。這一點,美國人的評價比較權威“他們太精明瞭”。設備運回中國,安裝又沒有大型設備,買設備只用一次顯然不是中國人的傳統,侯德榜帶人自己設計了一套。後來四個廠,硫酸、硝酸、硫酸銨、合成氨全部一次開車成功。

不幸的是,不久,日本人就來了。日本人被打回去了,造成的破壞卻一時半會恢復不了。首先要國民政府出面討要被搶走的工廠設備,KMT嫌麻煩、拖着不辦。侯德榜就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造輿論;交涉好了,運回設備的時候,美國人要把日本人換上的零件卸下來,侯德榜説“強盜搶走的是一輛好汽車,還回來至少是能開的汽車,不能把強盜用壞而更換的零件再卸走呀”;爭回來了,美國人要在日本口岸交割,侯德榜不同意,強盜搶走的東西要還就要還到家裏來;對日本賠償的工廠,要求“這些賠償來的東西是八年抗戰的成果,我們不能寬大到這種地步,留給他們作為報復的資本。即使是破銅爛鐵,只要回到了中國,就是我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