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精選20篇)

精選 閲讀(6.49K)

篇一: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精選20篇)

起風了,呼呼作響,好像虎吼,風從門窗隙縫中來,分外尖削。在這種強有勁風的下面,有一種似有似無,卻倍感親切的味道。我知道,這是家鄉的味道。

很喜歡炊煙的味道。爺爺奶奶每次都喜歡寄一些臘肉,臘肉是家家户户放在灶上經過長時間的煙燻而來的,自然有炊煙的味道。每每吃到臘肉,都會想起自己回家時,土裏土氣的平瓦房竄出一股濃煙的情景。奶奶總會蹲在爐火旁,時不時地給裏面加着柴火,待火暖了整個屋子時,她便急匆匆地把一個灰黑,老舊的大鍋放在上面,接着,她蹣跚着身子到地裏拔幾顆蒜苗,又彎着腰,艱難地在另一塊地裏摘幾顆葱,便馬不停蹄地跑回來,碎碎地把它它們甩在鍋裏,開始揮舞着大鍋鏟,又添了一匙油,不一會兒,一縷温暖的,噴香的炊煙就就會從我家灰灰的房頂的冒出來。

也許,在各種清潔,高效能源走入千家萬户的今天,已經很少人對炊煙有什麼感情,在他們眼裏,炊煙是平淡的,可對我卻是萬分牽掛與盼望的。人在家鄉裊裊的炊煙,做個黃梁夢,也是美得很。

很喜歡家鄉人身上的味道。爺爺奶奶總是喜歡穿着佈滿灰塵的馬大褂,身上散發着土地的味道,沒有那些香水刺激着的我鼻子,衝斥着我的大腦,聞得難受。而那些濃重的油煙和着些許青草的味,卻讓人感到輕鬆,迴歸最根本的自然。

隔壁小孩在追逐着一羣雞鴨,他們互相追趕着。你來我往,忽然一起風,隱隱約約夾着孩子們的汗臭味與泥土的味道,更強烈的還是一股無比快樂的味道。我看着這羣像小馬駒一樣歡樂的小孩,自己內心深藏的壓抑也隨之被泥土與風捎走了。

上山偶遇鄰居的老爺爺,他正在小心翼翼擺弄那些花草,太陽光照在他瘦瘦的身上,流成了美麗的暈光。我走近了,他沒看我,卻撫摸着那一從狗尾巴草:“嘿,它們也是有靈魂的,你看它毛茸茸的多可愛,還把自己開得千姿百態,真叫人喜歡。那兒,這些野薄荷沏茶可香嘍,睡覺可以放在枕邊,可治失眠。”他一直在喃喃自語。我抬頭看着他,面容枯黃,卻笑成一朵花,身上散發着一股自然,閒適自得的味道。

難道不是嗎?這些味道沒有任何的花裏胡哨,卻是最本質,本源的。

篇二: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午後,陽光,沙灘,海風。很多人喜歡這種意境,肆意慵懶,享受。

此刻,便是這樣的一個午後。我,慵懶地躺在沙灘椅上,感受陽光與我的肌膚親密接觸,呼吸清新的海風,回味着剛才那頓美味的海鮮大餐。

湛江,是我的家鄉,它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因美味的海鮮和獨特的風景而得名。我不得不承認,從小就生活在湛江的我,是幸運的,因為我每天都可以品味美味而又新鮮的海鮮,但這在內陸地區的人們看來,卻是夢寐以求的。

扇貝,是我最喜歡的海鮮之一。它味道極其鮮美,營養也很豐富,與海蔘、鮑魚齊名,並列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它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的食譜中,都是一種極受歡迎的食物。在西方的食譜中,扇貝通常的處理方式是通過黃油煎制,或者裹上面包粉一起炸。在東方的食譜中,日本人喜歡將扇貝配上他們的壽司和生魚片一起食用,而中國主要有蒜蓉粉絲蒸扇貝、清蒸扇貝、清烤扇貝和扇貝煲湯的食用方法。

我最想推薦的是清烤扇貝,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吃法。不僅是因為它的製作簡單,還因為它的美味。製作清烤扇貝只要三個步驟便可完成:一用刷子清理扇貝的殼;二用蒜蓉製作醬料;三把醬料淋在扇貝肉上,放在爐子上烤。其實有時候,簡單的製作也同樣是那麼美味,沒有過多的調味料,反而保持了更多的原味。

乾貝因預熱後收縮,所釋放出來的湯汁更能讓人感到海鮮的“鮮”味,如果再在上面加入大蒜末,那就更好了,因為這樣會抑制住扇貝本身過分的腥味。做到了鮮而不腥,肉質不僅香嫩還吸附着湯汁,咬起來是既甘甜又富有嚼勁,讓人吃了有種飄在雲端,仙境般的感覺,幾乎人人吃了都讚不絕口。

而我每年也只有那麼一次機會能吃到清烤扇貝,就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那時候,家裏會聚集許多親朋好友,我們會一起到樓下燒烤,食物是應有盡有,但我卻惟獨鍾愛扇貝,所以,每次扇貝的配料和燒烤工作都是由我負責,更讓我感到自豪的是——每當我端上一盤香噴噴的扇貝時,盤子都會一掃而空,連汁都不留。

雖然每年只能吃到一次清烤扇貝,但在我看來,那已經足夠了,因為每次吃到扇貝時,並不單單是隻有扇貝的美味,它還藴含着另一種獨特的味道,那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賞月,是一種親切,一種家的味道。

篇三: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又漫步在家鄉的街道,手指撫過那熟悉的墨瓦紅磚,耳畔迴響的是熟悉的鄉腔鄉韻,看周圍人來人往,心底漾出一股莫名的心安。

故鄉的清晨往往是由雞鳴開始的,天邊剛泛出魚肚白,晨練的老人,早起的小販便已開始忙碌,伴着聲聲鳥鳴,開始洗漱,踏着朝陽的光芒走向早點鋪子,忙碌的店主,排隊等候的食客,伴着空氣中的飯菜香,買來一碗胡辣湯,再配上一份水煎包,濃稠湯汁和胡辣湯獨有色香在朝陽下泛着麥芽糖般的光澤與氣味,趁熱喝下肚,額頭與鼻尖總會沁出一層細汗,感到湯汁的濃香火熱在身體中衝開一條路,從你的四肢百骸遊走而過,帶出你體內一夜的濁憊,打一個機靈,徹底醒過神來,給你一上午的動力。如果你不喜歡胡辣湯的衝辣,西大街有一個小店,乍一看貌不驚人,可是生意卻是極好,臨街支着一口大鍋,鍋內煮着羊骨羊雜,湯汁濃白,熱氣蒸騰中,氤氲出了陣陣香味,東邊的肉架上掛着幾隻宰殺好的山羊,個個膘肥肉嫩,小店中充斥着羊肉特有和羶味。自湯的滾頭中舀出一大勺肉湯,濃香中,又沒有羊油的肥膩,各種配菜巧妙的掩去了羊肉的腥羶,碗中的羊肉被切成薄薄的一片,肥瘦相宜,肉質軟爛,吹一口氣,小囁一口,再配上本地的燒餅,實乃一絕。一高外,有一家賣豆腐的小攤,爺爺最喜歡那的熱豆腐,每天下午都會特意拐去吃上一碗,配上石磨辣椒油,香椿菜汁,芝麻醬調成的醬汁,豆質細膩,漿味濃香,用爺爺話説“舒坦”。東菜市場有一家“北舞渡牛肉老店”每年過年都少不了它的登場。如果你吃膩了這些個油膩的東西,油茶、鹹豆腐腦、各種特色粥食,精美小菜,再配上舞陽特產槓子饃,也是一大特色……

説起家鄉的美食,開個頭就説了這麼多,家鄉的美食真是訴也訴不盡,説也説不完,但是具體滋味如何,還需親自品味一番才知箇中滋味。

難怪人們總説,離家再久也忘不了故鄉那一口,他鄉的食物吃再久,也品不出家鄉的踏實與暖意,小小的飲食像一根線牽着我們對家鄉的思念,愛家鄉,就是愛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絲絲,一縷縷的留在記憶中,勾起無數人的思緒。

篇四: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天朦朦亮,和着清脆的狗吠聲,好不愜意!

一大早,爸爸就到樓下開始洗漱了,衣服還是那麼地單薄,臉頰還是那麼地消瘦,臂膀卻依舊是我心目中的偉岸。

快過年了,家鄉的集市應該在凌晨就沸騰起來了吧!這不,爸爸雄厚温和的嗓音喚起我對家鄉集市的記憶:樸素、清新、自然!爸爸給我戴上頭盔,叮囑我多穿幾件衣裳,然後就聽見發動摩托車的聲音……

來到集市,呀!人這麼多!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早餐店了。瞧!那熱氣騰騰的饅頭、豆漿、粉絲、白粥……老闆熟練地扳起一個個蒸夾,大的小的饅頭就像他的孩子一樣乖巧地躺在暖窩裏。聽!“賣饅頭咯!菜餡的肉餡的,鹹的甜的辣的……”“老闆,來碗豆漿,白粥外加鹹鴨蛋一隻。”“好嘞!豆漿白粥鹹鴨蛋來咯——”“這邊來份……”聲音此起彼伏。

挺着鼓鼓的肚皮,每個人都笑着湧入集市中。你瞧,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爺爺一股的勁兒,他們擔着沉甸甸的籮筐擺在了路旁,蔬菜都沾着晶瑩的露珠,多麼新鮮。老爺爺們總會實打實地售賣他們的勞動產品,天然無公害。家鄉的集市是沒有限定性的攤位的,自由來自由走。水果攤,蔬菜類的估計時不時就會變成一家子。

爸爸走在我的前頭,我就這樣乖乖地跟在他的後頭。他不會去講價錢,賣家們好像很熟悉爸爸這位顧客,多出來的零頭總會被省略去。其實我很想問問爸爸,為什麼不去講講價,砍砍價,但我知道他會以沉默答覆我。我心裏也明白,一些東西不用言語,自在人心,這不是物質性的交情,而是無形的鄉間獨有的情誼。

快到中午了,集市上人不僅沒減少,反而更多了。這是每個集市都有的特點吧!很多人會在趕集者收攤之際,揀揀“便宜貨”。畢竟家總會喚起人們歸依感,為了早早回家吃頓飽飽的中飯,賣完貨物就很開心咯!鄉間的鄰人都是容易滿足的,各得其所地買賣,看似簡單現實難吶。但是,鄉間的集市永遠是純樸的!

我給爸爸戴上頭盔,自己提起一袋袋的收穫品,悦耳的摩托引擎聲又響起來……

家鄉集市,爸爸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篇五: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元宵後的幾天,父親的老同學因為工作來到了麗水,趁着機會請了幾個朋友和我們一家在外面的大餐館吃飯。

那餐館的壁畫和裝飾富麗堂皇,菜品琳琅滿目,沒有什麼山珍海味是它所不具有的。可老同學一叫到服務員,便張口一問:“有遂昌的發糕嗎?要正宗的。”我一驚,這是家鄉地道的年味啊!

年年臘月,家鄉的人們便忙活起來,準備做發糕的食材。不論是大户人家,還是小户人家,總要備上那麼幾十個,或送親戚,或款待客人,有些做的多的,也會拿到市場上賣,這是極少的。家鄉的人們不圖錢,只圖個喜慶。

做發糕時,整個屋子裏都是暖融融的。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米香,熱騰騰的蒸汽從蒸鍋中悄悄地鑽出來,往餐桌上飄,勾起人們濃濃的食慾;往客廳上飄,引來孩子們不自覺的口水;往窗外飄,路過的行人都停下了腳步,深吸一口氣,不禁喃喃道:“年,來了。”

小憩之後,發糕在人們的盼望聲中出鍋了。只見爺爺奶奶嫻熟地從蒸鍋中拿出一塊又一塊的發糕擺在大圓桌上。所有的發糕擺在一起,就足有一個圓桌那麼大,那麼圓。發糕外包着一層箬葉,發糕上面,是一層紅得似火的用糯米作成的“大衣裳”。説它是“衣裳”,是因為它着實是發糕中的精華。沒有這層耀眼的紅色,就像人們沒有打扮,就沒有了紅紅火火的味道。從遠處望去,是一片的紅的太陽,一個個新年的新希望。有些人家還更追求完美,再在發糕上點綴幾顆紅棗,但我更喜歡的,是嵌在裏頭的紅棗,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每一口咬下去,會不會變出一個圓圓的紅棗核。

到了正月裏,便是家家户户分發糕的時候了。小孩的嘴總是嘴饞的,總是在發糕還未端上桌便偷拿一塊。大人們也毫不指責,拍拍孩子的腦袋,笑着説“多吃點、年年高、年年發!”有了這層特別的寓意,我們吃起來,也就更香甜了。一口一口鬆軟的糕在每個人的嘴裏慢慢咀嚼,要特別細地品,你才會感受到,這一年的辛酸融化了,這一年的快樂在味蕾中蔓延開了……

菜上齊了,我看看那擺在正中間的發糕,多樣的色彩,多樣的配料,竟不敢夾起筷子。在大人的勸説下,我嚐了一小口,竟是滿滿的陌生感。也許,家鄉的味道是不會適應這樣奢華的環境吧?

篇六: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劉欣妍

“十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也就有了屬於自己獨特的氣味。而在我的家鄉——一個靜謐的小村莊裏,最讓人回味的當屬秋的氣味。

秋天的家鄉是稻香味的。走到村口,一股混着陽光氣息的稻穀的清香便灌進你的鼻腔。走到曬穀場,遠遠望去,鋪滿稻穀的穀場就像是蓋上了一張金黃的地毯,地毯上的絨毛隨着農民伯伯翻穀子的動作而上下紛飛着,起舞着,像一羣鬼馬機智的小精靈,無邊地向四野跳開來。巨大的鏟子在農民伯伯手上得心應手地翻騰着。“太陽出來咯嘿,喜洋洋……”歡樂的歌也飄蕩起來。一顆顆穀粒金黃飽滿,脹得像是要裂開來一樣。若是拾起幾粒來對着陽光仔細端詳,便一定會叫你驚覺:稻穀是會發光的!這一星一點的光芒匯在一起,就匯聚成了巨大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光輝——勞動人民的光輝。

秋天的家鄉是臘香味的。臘味是廣東的傳統美食,每逢入秋之際,家家户户醃臘味。它們色澤偏鮮紅,帶着燒酒好聞的香氣,叫人光是聞着就快要醉了。村子裏臘香味最濃的地方就是村東頭的農莊了。走進去,免不得讓你張目結舌:臘肉、臘腸、臘鴨、臘魚……幾乎所有肉類都囊括其中,沒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它們被主人家分成一串串曬在竹竿上,對着往來的村民或遊客招手,頗像一支嚴整有序的隊伍。“快來吃我呀!”它們叫着,“快來吃我呀!”它們笑着。豐年留客足雞豚,想來也竟不過如此了吧?

秋天的家鄉還是慄香味的。秋天,是收栗子的好季節。每到“夕日欲頹”,村民們都已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回家歇息了的時候,叫賣栗子的小販就推着小車,走村竄巷,誘惑那些饞嘴孩子的味蕾。小販們翻着新,變着樣地將栗子製成各式各樣的美食:昨天賣蒸栗子,今天賣炒栗子,明天賣栗子糕,一個星期內飽管不重樣。但不管什麼樣,那香香甜甜的味總能引得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往外跑,生怕買不到這搶手的美味。無論是樹下、田上,還是鄉道上,到處有捧着一手栗子大快朵頤的孩子。他們鬧着,笑着,無拘無束地奔跑着……

稻香、臘香、慄香互相交織,互相融合,於是共同匯成了那一縷香——家鄉的味道!

篇七: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謝馨玥

我並不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曾有過四五年在南方生活的經歷。可你若非問我:“你是哪裏的人呀?”那我的答案只有一個,便是陝西。

陝西人愛吃麪,是刻在骨子裏的。這也與西北地區的氣候息息相關,相較南方不那麼濕潤的氣候阻礙了水稻的生長,卻鑄就了另一種糧食作物——小麥的輝煌。陝西人對面的愛,就像廣東人對腸粉——曾有一位廣東朋友對我説,每天的早茶若沒有腸粉,那麼這一天是不完整的——陝西人與麪食又何嘗不是呢?

小時候我並不喜歡吃麪,更多的是吃米飯。初來陝西,也常常因為不吃麪,在佈滿麪館的大街小巷四處碰壁。

五六歲的一個年國一,母親心血來潮:“好久沒做麪條吃了,看我來給大家露一手。”於是一家四口忙活起來,起初我還有些不太樂意,那麼多美食,為什麼偏偏要吃麪啊,又不好吃。漸漸的我被做面的過程吸引——和麪,扯麪,燒水下料,那白麪團也有趣極了,又軟又黏,不就是我玩的橡皮泥麼?我於是拉了一包橡皮泥,作勢往嘴裏扔,險些招來父親一頓打。

等面呈上來,我也玩夠了,心滿意足的吃着面。也從此,我漸漸愛上了麪食,逢年過節,我也常與家人一同做面,吃麪,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與朋友一起最快樂的大概是一起坐在屋外的陽光下吃麪。潔白光滑的麪條,澆上辣子、肉菜、湯汁,再配上一碗微黃的麪湯,談笑風生間,一面一湯下肚,絕對是頂好的享受。“陝西八大怪”中就有“麪條像褲帶”,這點不錯,寬寬的拎着油燙的麪條誰不愛呢?男孩子一連吃下兩大碗,引得周圍連連驚歎,女孩子也不顧及自己的形象,油濺到衣服上也不在意。人們卸下了平時的偽裝,僅憑一碗麪,將眾人的距離拉近了許多。

前段時間回了一次廣東,幾日不吃麪,各種特色小吃也無比寡淡無味,專門拉着家人找了家麪館一碗麪沒有油水四濺的“驚險”,也沒有飯後熱的滾燙的麪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這才發現,雖然平時也會戲稱自己只是“半個陝西人”,但北方的文化已經隨着生活刻近了我的骨血。陝西就是我的家鄉,我的家,我愛的地方。麪食不僅是麪食,它是一種文化,一種風俗,一種人情,一種潑辣而火熱的性格,更是一種熱愛。

有時候,所謂鄉情與鄉愁,不過是一碗麪。

篇八: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過年的喜慶氛圍濃烈來。“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每年的臘月二十八前後,膠東地區的人們都習慣蒸一些棗饅頭,取蒸蒸日上之寓意。人們經常叫它“大棗餑餑”。棗饅頭在春節中有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

棗饅頭用途很大,可以食用,可以供佛,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大棗饅頭又稱棗花饅頭,取“早發”之意。

揉麪故為重要,面可能影響的棗饅頭的賣相和食用。經常看母親揉麪。一推,一拉,沾上點水。麪糰好像在母親手裏的一個娃娃,時而伸長,時而收縮。柔完後,要醒發二十分鐘,做出來的味道更美。

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將麪糰倒出後,面盆上還有餘存,總想拿來當橡皮泥捏小人,可是“粒粒皆辛苦”。母親有一雙巧手,總能將不討人喜歡的麪糰做成一個個美麗的事物:有普普通通的包着棗片的饅頭,也有美麗的鑲嵌着大棗的花兒,還有像生日蛋糕形狀似的一層一層的小餑餑。紅棗寓意在新的一年裏生活紅紅火火,還有驅邪祈福的含義,是必不可少的。真是“大飽眼福”了。

除了棗餑餑,還有一種與它相近的麪食——“盾”。它跟棗餑餑相似,都是面跟棗片做成的,也都是供奉佛祖。但是棗餑餑供奉在佛祖前,而“盾”是除夕夜裏發紙敬天地的時候供奉。擺放上兩者也有區別:棗餑餑是五個一組,三個放在下面,兩個對着壘在上面。而“盾”就是一對一對擺放就可以。

中國有句俗話:不蒸饅頭,要爭氣!過年蒸棗饅頭,也有爭氣的含義。蒸棗饅頭,蒸出一年的好彩頭!滿滿的都是過年的味道。象徵來年的日子會蒸蒸日上。饅頭是發麪做的,蒸的時候會發起來,所以也象徵會發財發家。

蒸棗饅頭時,可謂是“口水直下三千尺”了。需要二十分鐘之久,對我來説可是一種煎熬。“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終於,在鑼鼓齊鳴,狂擂亂敲的響聲中,在饅頭和“盾”齊齊出鍋了。我卻已經是飢餓多時了。饅頭香甜,福壽臨門,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好?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親?

有什麼能比家鄉的棗餑餑更美味?

家鄉的味道,在舌尖上異彩紛呈。真想一嘗再嘗,好好地品嚐家鄉的味道,品嚐家鄉棗餑餑的味道。(公眾號:平靜初語)

篇九: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除夕夜我們回到了永康,幫外公貼好了春聯,外婆在後廚房裏忙進忙出,準備各種各樣的菜式。餐桌上有一種必備品——“紅曲酒”,長期飲酒的人可以強身健體,活絡筋骨。

紅曲酒的製作過程很簡單,但十分精確;外公把糯米先浸泡一天一夜,一天後外公把泡發好的糯米倒進木桶內,放上鍋蒸上兩個小時,外公把火點着,卻不停的往裏面加柴,外公拿起一把扇子不停的往通風口煽風,我在旁邊看着,那火越燒越旺,看着外公那熟練的動作,心裏一陣激動。兩個小時過後,外公把木桶提了出來,使勁渾身力氣把糯米倒在竹扁上,用手快速的把糯米攤開,放在那裏冷卻備用。十斤糯米,八兩紅曲,攪拌均勻。按1。5斤的糯米紅曲和兩2斤水的比例兑換,倒入酒罈中,密封靜置一個月。紅曲酒的顏色呈淺紅色,像是一杯西瓜汁,那鮮豔的顏色,猶如夏日的太陽,顏色十分好看。要是放在桌上,定會被人誤以為西瓜汁。端起酒杯,細細的聞香鼻孔中,馬上進入一股刺鼻的香味,而這種香味會讓你衝擊大腦,會讓人心頭一顫。

紅曲酒的味道也十分濃郁,剛入嘴時像是喝了五味陳醋,又酸又澀,還帶有米酒味。含在嘴裏幾秒鐘,讓温度慢慢的滲入酒中,再緩緩吞下。你會感覺“一路暢通”,彷彿有人給你一種藥,把肚中的食物都通通消失掉。稍等片刻,你會感覺到肚子有火燒的感覺,但是是十分温暖的火。讓人全身充滿熱量,會變得讓寒冷的除夕夜瞬間變得温暖起來。但是不能貪杯,跟做人做事一樣,不能貪,不能有慾望,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

外公説:“紅曲酒不僅味道好也十分的香。這紅曲酒放的時間越長,她的度數就越高,味道也越濃香,因為它是糯米釀成的,所以有一股氣息強烈的米酒香,不僅有米酒香,只要你細細的品,便還有一股黃酒的味道。”就像人生百味一樣,只要你慢慢品,細細品……我抬頭看向外公,只見外公紅彤彤的臉蛋甚似好看。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端起酒杯對孩子們説:“新年快樂,平安健康”。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對家鄉的思念永遠是不會變的,年已雖過,但年味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我無盡的回味。希望未來還會有越來越美好的生活,越釀越濃的親情。

篇十: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年復一年,來來往往的黃風訴説着光陰的故事。記憶中,老家一片片建築,一條條街道,早已面目全非,但外婆的團圓子,清清香香的味道卻依舊清晰。

團圓子其實就是元宵。外婆從不把它叫做元宵,團圓這個有趣的名字我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起的,也許是表示“團團圓圓”之意吧!

還是扎着羊角辮的我,天天蹦得像只開心的小白兔。元宵節終於來臨了,頭天晚上我像只小毛毛蟲似的跟在外婆身後,期待團圓子,期待外婆做的團圓子。外婆拿出法寶來了:一瓶瓶芝麻糊,一罐罐桂花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調味品,一一擺放在桌子上。開始了嘍!我高興地亂蹦亂跳。撒上一點桂花粉,拌上一點芝麻糊,再澆上濃郁的香甜蜜汁,團圓子餡兒就做好了。推開嘎吱作響的門,外婆把團圓子餡兒晾在桌子上,身後的我,口水一直流個不停,那不停的吞嚥聲,引得外婆直髮笑:“這個小饞貓,真是一刻也等不住了。”我仰着頭嘟着嘴問外婆:“我要吃嘛,為什麼把它晾在這兒呢?”外婆摸着我的頭説:“這是團圓子的餡兒,要晾一晚才有味呢!”我還是很好奇,但外婆已經給我下了“睡覺令”,我只得像只小羊羔一樣乖乖去睡覺了。

元宵節清晨的第一縷炊煙升起來了,屋頂上瀰漫的香甜水汽和迷濛的淡淡薄霧被小院裏忙碌的外婆吵醒了。外婆起了個大早,把浸滿月色、星光的團圓子餡兒給捏成小球,然後拿來一口大鍋,裏面鋪上了一層層厚厚的糯米粉,把餡兒球沿着邊上放進去,再搖晃着鍋。我也趕來幫忙,提着水壺加清水,等它有核桃那麼大時,團圓子便做好了。外婆煮着團圓子,我迫不及待地拿着筷子敲打着桌子邊,大聲喊:“團圓子,團圓子……”外婆笑嘻嘻地把團圓子端出來,我激動地趕快塞一個到嘴裏,軟軟的皮,甜甜的汁,那香濃的氣息便像柔和的温泉把我整個人包裹起來了,似夢幻,似童話,似春陽。外婆慈祥地看着我笑,摸着我的頭説:“慢點吃……”

漸漸地,我長大了,再也吃不到外婆的團圓子了。今天想來,那如詩一般的味道依然縈繞在嘴邊。我為外婆超高的手藝讚歎不已的同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思念……

篇十一: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兩個月前,奶奶從廣州回到山東老家,就再沒有人給我們家做地道的山東菜了。這幾個月,我吃着廣州的早茶,懷念起了家鄉的味道。

我的老家山東就在海岸線上。盛產鹽。我爸是一個地道的山東人。他做的山東萊,主旋律是鹹與辣。而其中山東萊的鹹,我猜想是因為老家產的鹽又好又便宜。正是因為山東菜的重口,山東人都很能吃麪食,來解鹹味與辣味。因此,山東的麪食,也很出色。

説來奇怪。山東美食好像不很出名。因為各個地區都有這些食物,不是山東獨有。而説它好吃。是因為山東所產出來的這種食物的確比其他地區產出來的好。這些食物通常都十分的量大。比如饅頭。山東的饅頭緊實量大,吃在嘴已裏還會產生酸酸的感覺,價格也很實惠。要比廣州的饅頭好上幾倍。再比如烤地瓜。山東的烤地瓜的皮好剝,地瓜肉也多。烤出來香飄半里。吃起來這澱粉的甜味充滿整個味蕾。讓冬天裏冰冷的身體充滿能量。這些食物,量都要比外面的要大。價格也更便易。剛好反映出丁山東人的大氣與豪氣。

要説山東的湯食,最著名的應該是豬肉燉粉條。豬肉切塊,白萊切片。再加點粉絲,煮一大鍋放在桌子上。加點胡椒粉,拌一拌。白色的、綠色的、肉色的,混合在一起後,就成了讓人口水直流的豬肉燉粉條。一口下去,味道很足。肉也很嫩。用勺子舀幾勺到碗裏,再配送米飯。別提有多滋潤了。以前隨父親回老家。一到家。奶奶就會做肉燉粉條。那一鍋足有一個桌子那麼大。裏面燉了滿滿的肉、萊與粉絲。如今雖然在廣州也能吃到豬肉燉粉條,但總感覺在味道和分量上與山東的比還是了差一些。

山東最著名的吃萊方式,是用就將食物都捲起來。一口氣吃下去。在一般的家庭聚餐中,餅是最常見的主食。還記將當時在山東與姑姑、大怕一起在一家飯店聚餐。父親是最能吃的。拿上一張如紙片一般薄的餅。他可以將

這個餅塞到不能再塞的地步。然後吃不下十眾。這正是山東人在吃飯時的大氣與爽快。我們幾個人互相聊天。敬酒。談論過去及未來。其樂融融。滿屋子裏都是一家人之間輕鬆愉快的氣象。這就加捲餅一樣。餅是大家庭。裏面的配萊則是家庭成員。大家擁抱在一起。互相幫助。熱情洋溢。

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大氣,豪爽。我懷念家鄉的味道。

篇十二: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思鄉的那份情結總讓我夢縈,家鄉的習俗、家鄉的味道,也總讓我回味無窮……

我的家鄉在重慶市石柱縣,那是一個土家族自治縣,土家人有着獨特的風俗習慣,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他們的衣服都偏素色,女的頭上都會佩戴銀飾,給人一種很樸實的感覺。石柱縣是中國著名的辣椒之鄉,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辣椒銷往外地,因此,辣椒也就成為土家人的經濟來源之一;更是成為土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每次回到家鄉,雖然滿身疲憊,可聞到那迎面撲來的火鍋香味,都會讓我們忘卻奔波的疲乏,忍不住來到這家全城生意最好的火鍋店一飽口福。一到火鍋店,那火爆的生意會讓每個人排隊一個多小時,店裏的每個服務員都忙得滿頭大汗,讓人感覺很暖心的是,她們再忙都會很熱情地招呼每一位顧客。好不容易輪到我們用餐了,一家人圍坐一張桌子,這時,服務員端上紅紅的一鍋湯放在爐上,這就是我們土家人最正宗的火鍋。過了一會兒,湯鍋沸騰了,那翻滾的辣椒、花椒,還有一些不認識的調料,像在對着每個顧客笑呢。我們把各種食料煮在鍋裏,片刻功夫就熟了,我迫不及待夾了一塊肉吃了起來,哇,那渾厚的麻辣味,是我最熟悉的味道,頓時讓我胃口大開。當然,對於不會吃麻辣的顧客,此店還會用我們當地的蘑菇等食材做成清湯,這樣不辣的火鍋也很具有特色。

土家人對羊肉的吃法也很具有特色,可以炒、可以燉,而最讓我難忘的是蒸羊肉,他們把羊肉切成小方塊,用他們自己的祕方醃製幾小時除去羶味,再裹上米粉及各種佐料,然後放在小竹籠裏蒸上十幾分鍾就可以出鍋了。光説着就覺得很香是吧?確實,等到老闆端上熱騰騰的羊肉時,那香氣早讓我垂涎三尺,據説,這家店的老闆為了讓自己的生意更好,還會舉行吃羊肉比賽呢。我一口氣吃了好幾份,才飽飽地離開。

除此之外,我們家鄉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吃,如:麻辣土豆、特色混沌、各式各樣的麪條……説到這裏,你們是不是也都在咽口水了?那就來吧,來到我們美麗的家鄉,來盡情品嚐我們家鄉的美食,盡情體驗我們土家人的風土人情吧。

篇十三: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鄉是每一個遊子的牽掛,而新年裏最能觸發濃濃鄉情的,就是那讓遊子魂牽夢縈的家鄉的味道。今天,讓我來介紹下我的家鄉味道吧!

家鄉的味道藏在那晶瑩透亮的肉圓裏。金華肉圓不同於杭州的獅子頭。獅子頭裏的肉很細碎,分不清是肉還是粉,總覺得稀裏糊塗的。金華肉圓的肉則是顆粒分明,因為它需要手工一刀一刀切碎,這每一刀裏都凝聚着對親人的期盼和關愛。切好了肉,加入葱姜水,倒入金華黃酒和醬油,順着一個方向攪拌至融合,再倒進自制的番薯粉,喜歡蘿蔔的也可以加點切成顆粒的蘿蔔,讓每一粒肉上都均勻地裹上番薯粉。準備就緒,冷水上鍋,用手或勺子團成一個一個的小球,放在蒸屜上,就可以開火蒸了。當一陣陣香味隱約飄來,滿滿濃烈,這時候,你可以知道,肉圓蒸的差不多了!打開鍋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隨之一陣濃烈的香味也隨之而來,一個個晶瑩透亮的肉圓出現在你的面前,我用筷子夾了一塊,小心翼翼放入口中,遮肉不膩不柴,蘿蔔軟糯多汁,一口咬破,好吃極了!

家鄉的味道躲在那QQ彈彈的湯圓裏。我們見慣的湯圓是白白胖胖、圓圓滾滾的;金華湯圓則是別有風姿哦!外婆做的湯圓,頭部尖尖的,肚子鼓鼓的,裏面裝着肉丁、筍丁、豆乾丁等又香又美味的餡兒。湯圓的皮是用外公婆幾泡幾曬磨的糯米粉製成的,咬起來特別Q彈鮮美。

家鄉的味道隱於那鬆鬆蓬蓬的饅頭裏。金華饅頭,鬆鬆蓬蓬,軟軟綿綿,輕輕一嗅,還能聞到一點酒釀味。半圓的饅頭,上面還蓋着桃形的紅色印章,每個細節都彰顯着新年的美好願望。過年了,家人圍坐,燈火可親,一人一個饅頭,夾上一點落筍,再夾上一塊肥而不膩、酥軟可口的扣肉,沒有比這更讓人覺得滿足的了!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家鄉金華,物產豐富,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也不可勝數。而金華肉圓、金華湯圓、金華饅頭這三樣,是最讓我牽掛和難忘的,因為,他們代表着我們遊子內心深處最深厚的一份情感,也代表着對家鄉、家人最美好的祝福: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無論時光如何流逝,社會如何變遷,鄉音未改,鄉情不變,家鄉的味道,永恆!

篇十四: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羅田,地處吳頭楚尾的大別山腹地,秋冬季節,氣候清寒,自古以來就有圍坐火塘吃吊鍋的習俗。説起家鄉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鮮嫩的野菜,最讓我念念難忘的就是羅田吊鍋了。

山鄉土菜招遠客,吊鍋美名天下傳。隆冬臘月,正值農閒,是鄉親們一年中最享受的時候,因為可以開始吃吊鍋了。近幾年“羅田吊鍋”作為特色美食亮相於黃州的街頭。城裏的吊鍋從土吊鍋推陳出新,吊鍋下面是由一個鐵架子,鐵架子中間的火盆裏燃燒的是無煙,無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鐵鍋掛在升降自如的鐵鈎上,鍋裏煮的食物五花八門,蒸騰的美味香氣撲鼻。

每每在黃州吃着家鄉的吊鍋,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鍋了。三叔公家的吊鍋我覺得是最最正宗的“羅田吊鍋”。三叔公家在樓房旁另砌了一間廚房,廚房靠牆的一角,用土磚做了一個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條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鈎,火鍋就吊在滑鈎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樹蔸子,這些硬柴可是燒火鍋專備的。每逢回老家,親朋好友圍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接着,話匣子一打開,家長裏短,鄉間趣聞,無所不及。三叔公一邊拉着家常一邊往火塘裏添樹蔸子,火塘裏的火越燒越旺,吊鍋裏肥嫩的野幹筍、美味的薰臘肉、臘魚,地道的肉糕,金黃的炸豆腐,滑嫩的魚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濃的土雞湯,一起被鍋下的柴火燒的咕嘟咕嘟熱氣騰騰,香氣四溢。

屋外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屋內爐火正旺,美酒飄香。我一邊心滿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鍋,一邊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這句家鄉人盡皆知的歌謠,用在此時是多麼貼切!

家鄉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種各樣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筍、荊芥茶葉;夏天的蕨苗、苦菜、馬齒莧、樅樹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鍋、餈粑、各種乾菜和野味等,它們具有家鄉特別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裏,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

除了美食,我常常會想念家鄉的青山綠水:神奇險秀筆架山、醉人秋色九資河、避暑勝地天堂寨,無不令人魂牽夢縈。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歡迎朋友們來羅田賞美景,品美食,點讚我們家鄉的味道!

篇十五: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踏上站台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意識到,我回來啦!

白牆黑瓦,還是那幾間小小的青磚小屋,在傍晚斜陽下靜卧着;無人留意,還是那幾尾小小的紅墨錦鯉,在房前清溪裏暢遊着。帶着豐收之喜,一陣關於農事的話語,輕輕地從門縫裏鑽出來,在每個人心裏笑着、跳着。一縷縷飯香,在大大的水塘上空聚集着,又一滴一滴地滴進每家每户的灶台上。

小巷裏狹長的天空掠過一羣清瘦的背影,秋雁啊秋雁,你的旅途到達盡頭了嗎?你瘦瘦的身軀怎麼載得動遠方一個個遊子的目光啊?這樣,讓風和暖陽送你一程,帶上我歸鄉的喜悦,去回到等你三季的小巢裏吧!

順便哪,一路上,你可以看看,這你年年歲歲路過的小小村莊的變化,多大!以前的小路,變成寬闊的大馬路嘞。你是飛在空中的鳥,倒體會不到,以前下雨天的我們,那個難過!還有呀,以前咱們的房子都是土房子,那顏色,可真把我醜到啦,看看現在,白牆黑瓦青磚,多可愛!你在空中,看得可比我清楚多啦……哦,耽誤你時間了,你繼續趕路吧,明年再説説其他地方的新變化吧!

慢慢走回家,飯一定好了。小村裏燈火閃爍,一定有一盞是在等我,多好!肯定有蝦,我最喜歡的蝦,今天早上在河裏現撈的,經外婆一炒,香味兒肯定濃!哎呀,螺螄要是留一點就好,照片裏看看都香!是是是,怪我太饞了,也怪外婆手藝太好!明天我要去撿螺螄,這家鄉河啊,乾淨,裏面養的螺螄沒有那麼多沙子,吃起來可別有一番風味,嗯,小時候的味道!

大街小巷,每一家都那麼熟悉,走進門,每一家都笑臉相迎。聞一聞,哪一家有好吃的?進去瞧瞧,肯定能分到一小份兒。哎呦這誰家的小可愛呀?叫姐姐叫得真甜!來,給你一顆糖,猜猜在左手還是右手呀?左手?是右手啦!真乖!嗨,今天我們家做饃饃,薺菜餡兒的,我外婆手藝可好了,一會給你端來嚐嚐哈,一起吃!聽説隔壁王家老爺爺剛做完手術回來,等會包個紅包給他,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還等爺爺講故事呢!

走,回家咯,外婆還等着我吃飯嘞,遠遠就看見她在外面啦!瞧,是熟悉的燈,是家的飯香……

篇十六: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是那一杯自家釀製的深厚的濁酒,是那一抹飽含愁思的月色,是那一片如血殷紅的紅楓。這些味道或渾厚,或清冷,或熾烈,但都有相似之處——都有着我們自身的情感,那就是對故鄉的思念。這種情感是國人一生都無法忘記的,無論居於何片,每逢月圓之夜總會引起的喟然長歎。

家鄉的味道在我心中留存最深的,便是奶奶做的面了。大約是農村出身的緣故,奶奶的身上永遠帶着農民的樸實、勤勞與智慧。白白的一勺麪粉在她的手下經過與水的拌,總能顯現出各色情態。小時候看着奶奶將一個小小的麪糰靈活地在手中扭動幾下,再放到案板上時,就已然成為了一個花捲。那時的我不免驚奇,趴在案板上呆呆地看着奶奶為一個個的小麪糰整形,我便問奶奶:“奶奶,你怎麼弄的?怎麼這麼快呢?”奶奶笑眯眯地蹲下來,揪了揪我的臉,然後笑着用陝西方言對我説:“時間長了就會了,咋,你想學?”

我點了點頭。奶奶便交給我一小塊面,告訴我説:“你把這塊面先盤一下,再扭一下,兩半個一粘就對了。”可是不知是我理解有誤還是奶奶手太快,我至今都沒學會如何盤花捲,不過奶奶的心靈手巧倒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每次奶奶進廚房我總要跟着。看着好擺弄那些絲長的麪條時,我總是神色中帶着崇拜。因為每當我看到奶奶在廚房裏做飯時,那擀麪時擀麪杖發出的聲響,那下面條時麪條入水的一瞬時的響聲,都有一種韻律美和節奏感,讓我越來越對廚房中奶奶忙碌的聲音着迷。所以只要奶奶一進廚房,一個小小的身影也就會跟在她的後面,像個跟屁蟲似的寸步不離。

後來,我因為上學的原因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西安,車輛穿行,盡顯繁華。可是剛入這座城市的我卻睡不着覺,我早已習慣小縣城的安然與閒適,對於夜晚車輛穿行而過,還有些惶恐與不安,夜晚便整宿地睡不着覺,便更加想起身在故鄉的奶奶。那種感覺是一種孤獨、恐慌與無奈,加之在這種機械化、現代化的時代,城市裏的食品雖讓我感到眼花繚亂,卻總少了一種感覺,現在想來應是田野中的那份沉穩與成熟吧,總沒有奶奶的麪食好吃。

或許這便是家鄉的味道,是奶奶飯菜的味道,也是我回憶的味道,它就是這樣的淳樸簡單,熱忱而美好……

篇十七: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提起我的家鄉,鼻邊又飄來熟悉的味道,那是清甜的西瓜味。如果有人問:“你老家哪的?”我便會自豪的回答:“某某鎮某某村,西瓜之鄉啊!”

西瓜就是我家鄉的標誌。一到夏天,滿地滿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綠油油的藤蔓。站在地頭,面對着地裏的瓜藤,我常摸不着頭腦,瓜呢?爺爺卻眯起眼睛,感歎上兩聲:“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裏呀?我瞪大眼睛順着爺爺的手指的方向使勁兒望,卻總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着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嗎?爺爺下地去了,我便在地邊的溝裏,便擺弄着什麼帶刺的灌木,便往地裏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烏鴉,你躲着我幹嘛!

西瓜的種子那麼小,轉眼就長得那麼大,這時,就是賣西瓜的時候了。家鄉把賣西瓜叫做發瓜。發瓜前,我在爺爺自行車前的橫樑上,隨着爺爺在田間轉悠,每當聽爺爺説:“這瓜好發了。”我就滿心歡喜。發瓜那天,我就坐在樹底的陰涼中,伴着蟬的聒噪,愜意地嗅着滿地溢出的西瓜味。眼前是專心忙碌着的人們:女人靈巧的手指操着剪刀把瓜蔓剪斷,叔叔伯伯們都脱了上衣,露出壯實的脊樑,笑着把瓜們一個個裝上車。渴了,敲開一個瓜,我就趕忙去幫着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紅得透透的結的緻密的瓜瓤裏,就流出淡紅色的汁來。我常吃的臉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場上,到處都是賣瓜收瓜的人們,在噪聲中,西瓜味更濃。我愛躺在三輪車的簾子上,盡情的嗅着那種甜味兒,心裏不知不覺就有什麼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愜意地摸着身旁圓滾滾的瓜,突然又捨不得賣了,十分愛惜地摸着它漲滿了濃綠的表皮。

到處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處都瀰漫着清甜的西瓜味兒,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驅走夏天那股子燥熱的氣。雞們的菜譜上也多了一道甜點:西瓜皮。看他們咯咯咯地歡喜地吃着,別提有多美了。

曾經有一個同學和我説:“西瓜是沒味的。”我便氣憤的辯解:“那是你沒遇到好瓜!”回家後,我便切開一個瓜來,專門聞了一聞,淡淡的,淡淡的,還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會吹來一陣濃郁的瓜香,我的家鄉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我的家鄉就是西瓜味所在的地方,那清甜清甜的瓜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篇十八: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在農村,那裏既沒有金碧輝煌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各種發出轟鳴聲的汽車,但那裏有一片田野,那裏種着成片的橘樹。

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帶我在田野上玩。那時正值晚秋,在涼爽的秋風裏,橘樹上已經是碩果累累。我對奶奶説:“奶奶,我想摘個橘子吃!”由於我太矮,夠不着,於是奶奶便抱我上去。我伸出手,摘下一個最大、最漂亮的橘子。我聞了聞,對奶奶説:“奶奶,你看這橘子多漂亮,你先吃吧!”奶奶笑着説:“我先剝給你吃。”接着奶奶幫我剝開鬆軟的橘子皮,露出了紅紅的橘子肉,頓時我的口水直流。我將一小瓣橘子放入口中,剎那間,香甜伴隨着的一點點的酸味飄散在每一個齒間。我也立刻給奶奶也餵了一瓣,奶奶嚼着,立刻被酸得打了個冷顫。我拿着一片橘子皮,對着太陽一照,幾道金光透過橘子皮照到了我的臉上,整片橘子皮被照得發出隱隱的熒黃的光。“太好看了!我要把它當成金塊!”我把橘子皮放進口袋。就這樣,我與奶奶吃着橘子在橘樹下消磨了一下午。

之後,雖然每年也偶爾回去一兩次,但卻由於每次都不是橘子豐收的季節,而無法嚐到那家鄉久違的味道。但我時常把那片橘子皮拿出來看一看,聞一聞。雖然它的香氣已經消散,但是一看到它,便會想起昔日的那段温馨的回憶。不知道奶奶現在怎麼樣了?那些橘樹是否依然碩果累累?

直到今年中秋佳節,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回去看望奶奶。那正是橘子豐收的季節。快到家時,奶奶一步一步蹣跚地走過來迎接我們。她已是滿頭白髮,臉上刻滿了時間給她留下的紋路。看着那片依舊的橘樹,我突然想起了什麼。對奶奶説:“奶奶,我摘個橘子給您吃吧!”不等奶奶答應,我就已經飛快地跑過去,用力摘下一個橘子,急速剝下橘皮,掰下一片遞給奶奶。奶奶吃了一片,我也吃了一片,還是那麼酸,那麼甜。我看着她臉上滿足的表情,我知道,她也想起了那段美好的回憶……

每當看到橘子,我便會想起一老一少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在無邊無際的田野裏,在橘樹底下,享受着獨有的家鄉味道。

篇十九: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一想到家鄉,第一時間內,記起的竟然是過年時老家廚房裏那氤氲的煙霧及在那裏忙碌不停的爺爺的身影。過年承包了我對家鄉的大多數回憶。

爺爺是小有名氣的廚師,過年時一般都由他掌廚。爺爺還會一門手藝,那就是手工做豆腐,這項工程一般在年關進行。首先要挑選優質的黃豆浸泡一晚,第二天清洗乾淨後在石磨出濃漿(現在一般是在打粉的豆腐機裏打碎),再用大鍋燒水調製過濾。在燒水熬製的這個關鍵時候,彷彿時光都慢了下來,相濡以沐,共度了半個世紀的夫妻是默契的,在霧氣繚繞的廚房裏,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着。奶奶坐在一旁,稱好石膏,用紙包好放入火中燒熟,揀出碾碎,放入碗中加水溶化,等待豆漿熟後加入漿中變成豆腐。爺爺則找出豆腐箱和濾豆腐的布洗淨備用,空時別在奶奶一旁燒火。當豆腐的半成品——豆漿製成後,爺爺總是要招呼我們小孩子率先來嚐個鮮。農家的大碗裏盛着熱氣騰騰的豆腐腦,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然後就是豆腐的製作了,加入石膏水,讓豆漿慢慢冷卻、定型,再將豆腐腦倒入裝了濾布的豆腐箱子,去水壓制幾小時後就做成了豆腐。打開濾布,一陣香味迎面撲來,用刀切下小塊放入口中,香甜爽滑的感覺便漫布全身。最終翻轉箱子,將豆腐倒在蓋子上,按照箱底的紋路將一整塊的豆腐切成巴掌大的小塊,放入冰箱保存起來。

新年伊始,天剛亮廚房便響起了鍋碗瓢盆聲。焦黃酥脆的肉丸子,色澤顏豔的小湯圓,雞鴨魚肉,恁是被爺爺做成了滿漢全席,當我們打着哈欠打開房門,香味早已佈滿整個房間,勾引着我們的味酶讓我們垂涎欲滴。這就是家鄉才有的味道。

《朗讀者》裏白巖鬆曾説道:“一個人愛國,首先愛家門口的那碗牛肉麪。”美食常與家鄉聯繫起來。一個人,即使走得再遠。也始終忘不了家鄉的味道。《陽光屋檐》裏寫道:“海外的華僑,總有一副‘中國肚腸’。老乾媽的味道,讓他們念念不忘。”這也正向我們説明了民族、家鄉是刻在骨子裏的東西,是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喜好。這家鄉的味道也總會伴隨人一生吧。

篇二十:家鄉的味道作文800字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誰不説俺家鄉好”……的確,對我來説最美的是我的家鄉,一個風景媲美的地方——縉雲。大年國一,天陰沉沉的,可我早已欣喜若狂。一大早,我們準備好禮品,打算到外公的老家夏弄拜年。

路上,隨處可見的是那些小村落,“噼噼啪啪”,那是小孩在放鞭炮;“嘎嘎嘎”那是鴨子們成羣結隊的跑了出來……過了許久,終於上了盤山公路,車子緩慢地向上盤旋,周圍都變得霧濛濛的,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就如孫悟空駕着“筋斗雲”那樣,飄飄欲仙。地上的房屋逐漸模糊,就好似蒙上了一層紗。我望着窗外,煙霧繚繞,心中不覺有種興奮。過了不久,便到了我的老家——夏弄。只見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片梯田、一户户農莊,一幅炊煙裊裊的景象。

狗狗跑來向我搖搖尾巴,孩子們正在路邊玩耍,便邀請我也加入其中:幾個小孩躲在我身後,我畏畏縮縮的,拿着一個打火機,用力一按,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的尖叫,鞭炮則飛速旋轉起來,閃出五顏六色的火光,緊接着就是“嘣”的一聲,鞭炮炸了!看着身旁驚魂未定的小夥伴們,我噗嗤一笑,又拿出一支竄天猴插在地上,只聽“嗖”的一聲,一艘火箭竄天而過,“嘣”之間天上頓時閃爍出晶瑩的煙花。玩過鞭炮,便是晚飯的時候了。太叔公家有農家地道的炊飯,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土豬肉,還有香味撲鼻的羊肉湯……好一個“滿漢全席”!太叔公給我們説道家鄉變化很大,這裏什麼都不缺,村子裏的水泥路也修好了,買點東西也很方便,讓我們有時間常回來看看,在一旁的我邊吃邊用力地點點頭。天還亮,吃過晚飯,我和幾個弟弟到田野裏看鴨子:身穿灰白色的衣裳,穿梭在稻田間。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好像一隻猛虎盯着自己的獵物一般,真想把它“叼”回去。我左看看右瞟瞟,只見一個大人雙手叉腰,正瞅着我們,我一怔,只好悻悻離去。晚上,大紅燈籠亮起。大人們有説有笑,小孩們調皮搗蛋,一片喜氣洋洋的場面。

我的家鄉,是那麼的饒有風趣。美麗的風景、新鮮地空氣、可愛的小夥伴、飛馳的鴨子……這裏的人們生活過的是那麼地愜意、那麼地美好。“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