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2012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巧用素材四法

預測 閲讀(2.86W)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不許抄襲,這是高壓線,誰也碰不得。但翻閲近年來出現的大學入學測驗滿分作文,不少文章中的素材往往給人以似曾相識之感。這是由於習作者有了化用素材的機智,且又用得恰到好處,文章反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這些素材與閲卷老師的心理距離也很近,因而容易受到閲卷老師的青睞。素材或來自教材,如2003年大學入學測驗優秀作文《與屈原書》、《與鄒忌書》;或與社會熱點問題密切相關,如《一個hushi長的日記》;或源自眾所周知的故事,如《農夫的日記》。但借鑑須有“度”,亦須有“法”。下面介紹幾種化用素材的技巧。

2012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巧用素材四法

一.主人公獨白法

獨白,是發自內心的訴説,簡潔生動的內心獨白似乎是在敞開心扉與閲讀者交流,能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坦誠地展示給讀者。可化用自己素材庫中一些與話題密切相關的內容,將素材中的第三人稱改用第一人稱,以便展示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如2002年北京大學入學測驗優秀作文《一個人的戰爭》就化用了當年有關郭品正的相關報道。郭品正是浙江唯一的腦外科博士,在工作期間兩個課題研究達到國際水平,但因反對為拿高額回扣而濫用藥物的做法,年度考核被評為最差,且被“優化組合”下崗了。以後其他的大醫院想聘用他,又因聽説他“不會做人”而放棄。最後美國加州大學醫學中心派愛人到上海面試,以優厚的待遇聘用了他,博士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祖國。2002年北京大學入學測驗試題是以“規則(含規則與……)”為話題,而郭品正恰恰是某些人眼中的規則的違背者。文章題為《一個人的戰爭》,把第三人稱換成第一人稱,寫“我”在即將離開祖國的前一個夜晚自己的心路歷程。

二.融入真我法

在原素材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實際生活。讓自己思想的轉變或認識上的深入顯得合情合理,真實可信。如曾有這樣一則作文素材:某人養了兩隻(又鳥),一隻愛唱,一隻喜靜。每天一聽到“咯咯嗒”的叫聲,主人便從愛唱的母(又鳥)旁邊拾到一枚(又鳥)蛋,因此主人特別偏愛它,餵它精緻的飼料。一天,主人從(又鳥)籠旁邊經過,剛好看見那隻喜靜的母(又鳥)趴在草窩裏產蛋,蛋一落地,它便不聲不響地離開了草窩;而那隻愛唱的母(又鳥)卻大搖大擺地走到蛋旁,伸着脖子“咯咯嗒”地叫個不停。主人一直認為所有的但都是愛唱的母(又鳥)產的,此時才如夢方醒。而安徽一考生巧妙地把這則素材化用在2003年的大學入學測驗優秀作文中,文章的題目是《母親的後悔》。並給材料“添頭加尾”,加入了防非典的社會背景,我被封閉在學校三週才回了一趟家。母親要宰殺那隻不下蛋的母(又鳥)為我補補身子,卻意外地發現不下蛋的母(又鳥)肚裏有蛋籽,後悔不已。結尾還加了點題語:由此,我想到,光憑外表的情感親疏就做出某種決定,是多麼荒唐!

三.延伸對照法

在原有的短小精悍的故事的基礎上,再續寫下文,或與原文形成對比,或巧作結尾。如2001年大學入學測驗優秀作文《我的爸爸》,前一半化用了新加坡一位著名作家的故事。父親和兒子一起放風箏,風箏掛到了靠牆邊的樹上,爸爸搬來梯子讓兒子爬上牆頭拿風箏,兒子拿到風箏後,爸爸抽去梯子,讓兒子跳下來,父親説好接住兒子卻沒伸手去接。

意在告訴兒子:父親的話尚且有不可信的時候,何況是別人呢?做人要多個心眼!考生為原故事設置了一個相同的背景,讓兒子在樹上的時候父親為他講述這個故事,而後讓兒子跳下來,兒子幾經猶豫之後往下一跳,父親的大手穩穩地接住了他。只想告訴兒子:別人的話有時尚且可信,何況是自己的父親呢?記住,做人要講誠信!誠信是最寶貴的財富,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的。

四.推陳出新法

在一些經典名著中,有一些眾所周知的人物與故事。我國也有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把這些內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並賦予新意。這種方法又可叫做“舊瓶裝新酒法”。近年來的大學入學測驗優秀作文這樣做的很多,如2000年的《三個和尚新傳》,2001年的《阿Q新傳》,2003年的《魏延的控訴》等等。有一個流傳久遠的調侃故事:丈夫被問到一個問題,假設你和母親、妻子、兒子同乘一條船,這時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裏,而你只能救一個人,你救誰?有一篇題為《選擇》的文章化用了這個故事,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為文章添加了一個讓人回味不已的結尾,真正做到了“化腐朽為神奇”。請看下文:

選擇

5位丈夫被問到一個問題,假設你和母親、妻子、兒子同乘一條船,這時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裏,而你只能救一個人,你救誰?

這問題很老套,的的確確不好回答,於是——

理智的丈夫説:“我選擇救兒子,因為他的年齡最小,今後的人生道路最長,最值得救。”

現實的丈夫説:“我選擇救妻子,因為母親已經經歷過人生,至於兒子——有妻子在,我們還會有新的孩子,還會有一個完整的家。”

聰明的丈夫説:“我會救離我最近的,因為離我最近的最容易被救起來。”

滑頭的丈夫説:“我救兒子的母親——至於是指自己的母親還是兒子的母親,你去猜好了。”

最後,老實的丈夫確實不知道應該怎樣選擇,於是回家把這個問題轉述給兒子、妻子和母親,問他們應該怎麼辦?

兒子對這個問題根本不屑一顧:“我們這裏根本就沒有河,怎麼會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齡只會使他樂觀地看待目前和將來的一切。

妻子則對丈夫的態度大為不滿:“虧你問得出口,你當然得把我們母子都救起來。我才不管什麼只救一個的鬼話呢?”——女人總是認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須有能力擔負起他的責任。最後老實的丈夫又去問自己的母親。

母親沒等他把話説完,已經大吃了一驚,緊緊抓住兒子的手,驚慌地説:“我們都掉進水裏了,孩子你不是也掉進水裏嗎?我要救你!”老實的丈夫頓時泣不成聲。

不難發現,上面列舉的一些例文,不僅不會被閲卷者認為是剽竊的而加以指斥,反而會由衷地佩服習作者的聰明與機智。但運用這些方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素材必須與所給話題相吻合。為用素材而用素材,只能打“擦邊球”甚至相去甚遠,閲卷者只能判為不及格。

其次,文章中要融入作者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化用素材不是黔驢技窮時的無奈選擇,而是有意為之的奇想妙得。

再次,文中的借鑑是為了更好地創造。借鑑的目的不是偷懶,而是讓老樹發新芽,借舊瓶裝新酒,讓閲卷者在意外的驚喜和由此及彼的聯想中,回味久久,這樣他才會“手下留情”,分數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