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文言文>

《朱先生筠行狀》閲讀練習及答案作文

文言文 閲讀(1.97W)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題。

《朱先生筠行狀》閲讀練習及答案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遊。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佈許氏《説文》於安徽以教士。復奏請採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御製詩以紀其事。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干卷藏於家。於是皖、閩之士聞緒言餘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遊。而戴徵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於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於時,蓋自先生髮之。

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一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所至之處,從遊百數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於鄉賢,以助樸學之士。在福建,與弟珪相代,一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里不絕。其後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雲。

先生窮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謂可證佐經史。為文仿遷、固,尤長於敍事書法參通六書,有隋以前體格。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攬勝,都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輟。

(節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先生為人坦無城府,內友于兄弟,外好交遊,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轍掩覆之,後進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聞強識不衰。時於其閒屬文,其文才氣奇橫,於毅力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為學使時,遇教官諸生賢者,親若同輩,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去而人愛思之。所欲著書未就,有詩文集若干卷。

(節選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別傳》)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復奏請採錄《永樂大典》逸書 逸:散失

B.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 殷勤:周到

C.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 故事:舊例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解析】B項“殷勤”應解釋為“情意深厚”、“懇切叮囑”。該詞意在《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中得到體現。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 乃不敢引疾 B. 御製詩以紀其事

臣乃敢上壁 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C. 四海好學能文者 D. 去而人愛思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臨清流而賦詩

【答案】A

【考查方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解析】A項中“乃”均解釋為“才”;B項中第一句“以”解釋為“來”,表目的,第二句“以”表示順承關係;C 項第一句中的“者”表示人,第二句中“者”為助詞,和後句中的“也”構成判斷語氣;D項第一句“而”表示轉折關係,第二句“而”表示順承關係。

8.用四字詞語概括朱筠的形象特點。(3分)

【答案】才智過人,淡泊名利 傾心學問,推進學術 興趣廣泛,豪爽好客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解析】朱筠才智過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時即通曉《五經》,以善寫文章著名,深得賞識;志趣超脱,不汲汲於仕途。朱筠傾心學問,推進學術。他倡導整理文化典籍並身體力行;重視文字訓詁之學,對當時學人產生深遠影響。朱筠興趣廣泛,豪爽好客。他愛好金石書法、藏書考古,喜遊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滿,飲酒論學終日不輟。

9.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佈許氏《説文》於安徽以教士。

(2)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

(3)其文才氣奇橫,於義理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

【答案】(1)先生認為經學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説文》來教育讀書人。

(2)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後,他大力提倡文人學士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氣勢豪放,在義理、事物、情態方面無所不包,想要説的都能透徹地表達出來。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 (理解)。

【解析】(1)關鍵詞“以為”:認為,“刊佈許氏《説文》於安徽”,該句為狀語後置,正常語序為“於安徽刊佈許氏《説文》”。(2)關鍵詞“既”:在……以後,“言”:倡導。(3)關鍵詞“才氣奇橫”:才能和氣勢奇特奔放,“所欲言者”:所字結構,想要説的。

【參考譯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北京大興人。九歲進入京城,十三歲通曉《五經》,以會寫文章而出名。先生年少時才智超羣,神采絕俗,天賦的卓絕的品性超過一般人。和他的弟弟文正公石君珪,都以會寫文章而出名,被鉅公賞識。等到父親死後回家守,守孝期滿,不肯出仕,想遊覽名山大川。適逢文正公入宮拜見皇上,皇上詢問到先生,先生才不敢又生病為理由引退,對他的弟弟説:“你敗壞了我的雅興啊。”

先生認為經學應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説文解字》來教育讀書人。又上奏請採集抄錄《永樂大典》散失的書,皇上看到奏章,以之為異,於是命令打開四庫全書館,親自寫了詩來紀念這件事。又因為《十三經》文字傳寫有錯誤。上奏請求仿照漢朝熙平年間、唐朝開成年間先例,選擇儒臣校正,在太學立石碑,接受皇帝口諭暫緩辦理,於是寫了《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干卷在家裏藏者。於是皖、閩的讀書人聞已發未盡、識見廣博的言論,才知道講求根本的學問,天下好學能寫文章的人,都仰慕跟隨先生遊學。而戴徵君震、王觀察念孫這些人,對於經術訓詁之學研究很深,沒得志時都在先生幕府,最後因為撰述文章在當時聞名,大概是從先生這裏引起的。

先生剛強痛恨壞人。庸俗的人不敢進他門,窮人有一點好處,他就讚不絕口。他在京城,拉着酒向他問字的,車轍都在大路斷了;所到之處,跟隨他遊學的有數十上百人。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後,(他)大力倡導文人學士應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其在安徽督學,旌表婺源原來的讀書人江永、汪紱等,在鄉賢祠祭祀他們的靈位,來勉勵質樸好學的士人。在福建,和弟弟朱珪相繼任職,一時傳為盛事,而福建攀着車轅挽留他跑着送他的士人,數百里不斷絕。後來文正公主持文教,天下的名流都因為暗中尋找提拔的,多是先生讚賞意氣相投的,故世人稱考據經書喜歡古代的事物的士人是“朱派”。

先生整年考古,又喜歡金石文字,説這些可以可證佐經史。寫文章模仿司馬遷、班固,尤其擅長敍事。書法領悟通曉六書,有隋以前的體制格局。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一世。所到的著名山川,搜尋奇特的東西欣賞美麗的景色,京城的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停止。

(節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先生為人坦蕩沒有城府,在家與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遊。稱讚別人的好處,唯恐沒有説到極致;若有過錯,就總是掩飾。後進之士多因他的稱許而得名。先生房中從早到晚不曾沒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飲酒談笑,博學強記卻不衰減。還時常在這期間寫文章。他的文章才氣新奇豪放,對於義理、事務、情態,無不具備,想要説的話無不窮盡。當學政時,遇到那些賢能的教官和生員,跟他們説話談論就好像同輩人一樣,勸別人為學要先從識字開始,語意誠懇殷勤,離去之後人們都愛戴思念他。他想要寫的書都沒有寫成,有詩文集合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