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自然>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精選5篇)作文

月亮 閲讀(3.25W)

篇一: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精選5篇)作文

聽着巴赫,寫着月亮與六便士的讀後感,看着這本毛姆自我和解的文字,他是走了出來,從自我的枷鎖中走了出來,我該怎麼走出來?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就確信,這是一本如同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文字。寫這書不是為了成就什麼經典,只是他要通過這個故事與自我和解。到底什麼是意義,慾望是枷鎖,那麼無論是自由意志還是生命意志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枷鎖,月亮到底是六便士還是六便士本身就是月亮,總之我很混亂。

這本書大概用了四個小時讀完,看到47頁老思所謂的拋妻棄子去巴黎畫畫的時候,我已經完全明白毛姆要説什麼,之後行雲流水的讀完,如同在和毛姆談話,探討我們自己。小説無非就是在講一個故事,有要表達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説是對自我衝突的總結。

我向高老闆推薦此書,並告知老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本書講的什麼故事。果不其然的一通大罵,她是如此的鄙視書中的人物。我在想如果毛姆不是將高更作為老思的原型,這本書還能不能成為世界經典小説。我想是會的,如同加繆的局外人,這些經典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種普通人難以達到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持久與強烈的意志,而這種意志必定是離經叛道不被世界的普遍道德所容納與認可的,除非這種背叛的人最終成為英雄。這也是為什麼如同烏合之眾的普通人為什麼崇拜英雄,只有從英雄身上他們才能看到自己一直有卻一直沒有出現的意志。

老思之所以是英雄,與他人無關,他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他的自由意志與生命意志凸現出來的時候,如同毛姆所説,如同着了魔,身體裏似乎隱藏着某種力量要噴薄而出。也許這種力量註定是孤獨的,註定是在開始不被理解的,因為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這種力量是什麼,如何談理解。

人會覺醒,覺醒之後首先面對的是否定,質疑。這也是叔本華講的生命意志的否定,如同否定當下的一切理所當然。要把自己想看到想做到的事情去做一做。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清醒的,是孤獨的,是遠離庸俗的。最後這個成長是屬於自己生命的,與他人無關,與道德無關,與社會關係也無關。

老思為什麼理所應當的告訴別人,他拋妻棄子,放棄優渥的生活去畫畫。只不過他想做自己,想做一個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你先是一個人,才能是父親、丈夫、兒子、朋友等等。這些外在的身份都與人本身是無關的,對於老思這類人來説,所有的這些不是羈絆,只會是累贅。累的是他自己向上的生命意志與自由意志。很明顯的,這其中的衝突會是很大很激烈,甚至是悲劇的。也正因為人所固有的向上的意志與當下的衝突是如此之大,所以才會成就經典。如同這意志是月亮,當下是六便士。沒有月亮人總想抬頭看看,也許直到死去也都在遺憾,為什麼當初不能去追一下月亮。只不過很多人是害怕追月亮的時候自己會被餓死。

老思就是如此,差不多快餓死了,找人借錢,別人不借給他。並且被人告知,你對別人沒有義務,別人對你也沒有義務。是啊,確實是如此。人不僅僅有個體屬性,同樣也有社會屬性。如果不是高更是原型,老思在人看來就是一個瘋子,一個傻子。固然做的事情令人感慨,只不過他在外界看來就是一個故事。這讓我想起了個體的價值一定要在他體身上體現出來,也許老思不固執的把自己的畫留給自己去欣賞,他就不會那麼悲慘。反過來講,他不那麼悲慘,他就不會成為經典,他所謂的真正的追尋自己的生命意志,也就成了一場表演。一場看似追尋的譁眾取寵。

再説老思對帶愛情的觀點。愛情這個關係,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幸福三要素,物質基礎,情感依靠,精神支柱。有些人一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精神支柱,所以愛情就變成了支柱。他們輕信愛情可以戰勝一切,其實是不能的。正如最近火的一踏糊塗的‘後來的我們’。其實哪有什麼後來,只不過在那個時間段你們不在合適了。人要用動態的眼光看待自身與外在關係的變化,如果一味的抓住從前過去,那麼這個人必然是會受傷的。別人變了,你還沒有變,並且其外改變的人不去改變用過去的態度對待你,結局一目瞭然。

老思在差點病死的時候是老勃救了他,老勃的太太開始反對老思住在自己家裏。其實這個女人已經意識到了恐懼的事情會發生。這個恐懼的事情就是老思會點燃自己的自由與生命的意志。果不其然,老勃的太太愛上的老思,並且一發不可收拾。老勃痛苦萬分,也被感慨。女人這個物種,永遠都會原諒傷害自己的人,卻無法寬恕救贖自己的人。也許吧,這就是人性,至於是什麼心理,我現在還沒有深究。按照常理説,老思的太太容貌身家都十分優於老思,這個愛情關係裏應該是幸福的。沒看到結局我就知道,他倆註定是悲劇。當真如此,這個女人在和老思吵了一架之後自殺了。她固執的將自己信奉的愛情當成了一切,只不過是她自己認為的這是愛情,是一切,和老思是無關的。也正如老思所講,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負責,自己不對自己負責,還能指望誰對你負責?這個女人有點像安娜卡列尼娜,喝藥自殺與卧軌自殺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基於輕信的不透徹。

後來老思去了一個島上,畫出了自己靈魂想要的東西,那副超越了所有物質唯有純粹靈魂的畫作。所以他又開始被世界所尊崇,正如死後的高更,成了後印象派的巨匠。只不過這都和他無關,和他有關的時候你們又看不出來,你們看出來了又關他什麼事情。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瘋子吧。在一些時代,天才註定得是瘋子,不成瘋子就無法活着。在這個地方,人類學倒是真為人做了些好事,就是不停的將正常人的範疇擴大化。

這部書的悲劇在於月亮與六便士無法兼得,為什麼無法兼得?這是一個大的課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又因不同的環境產生不同的三觀,不同的三觀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產生的話語會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瘋。這也許真不是人的錯。也許看到了這一點,如今的人本主義開始繁盛起來。

這是一個缺乏理性的時代,先學會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審判,道德評價。

如上字數半小時,想到哪寫到哪,雖然還無法透徹,感受到身上的束縛,至少此時此刻也算是自由。

篇二: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被這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給深深吸引住了。但這句話只是引用另外一本書的一句話,我在整本書裏都找不到這句話,為了找出這個答案,我在深思中把這本書看完了。其實所謂的六便士只不過是低頭可見的現實,而月亮則代表了頭頂上的夢想。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無數次選擇,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去撿六便士?

毛姆講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家庭幸福美滿的證券交易所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在決然中拋棄了擁有的所有,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家庭,以及安穩的工作,義無反顧地獨行去了巴黎,毫無繪畫基礎的他執意追求遙不可及,但又夢寐以求的繪畫夢想。他不斷地在窮困潦倒的生活中掙扎,他幾次因為飢餓和疾病險些喪命,他的畫作也完全沒有任何突出之處,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一個小島上,他不停地作畫,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故事感覺很荒誕,而且讀到書的最後,也沒有看到作者對月亮和六便士的看法。所以我便自己思考起兩者間的關係,也是很矛盾的。因為斯特里克蘭把月亮摘了下來,六便士他根本看不到任何影子。就如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一樣,二者不可得兼。在主人公心裏,碎銀終究抵不過夢想,而現實生活中的世人,好像沒幾個做到不圖碎銀。生活中,有人一味追求夢想,忽略了實際的情況,就如主人公一樣,最後連柴米油鹽都維持不了;也有人滿眼都是六便士,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最後迷失在對物質的追求中。

主人公對待愛情的時候我總是憤憤不平。他不負責任,前後有過三次戀情關係,彷彿把感情當成一桶冰水,潑完水讓你冷冷離開,作者毛姆也沒有議論主人公行為的對與錯,可能作家更關心的,是瞭解人性,而不是判斷人性吧。我們不要偏執地評價一個人非善即惡,世界非黑即白。為了夢想,拋妻棄子,背叛朋友,他堅持夢想的方式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我所敬佩的也只是他堅持夢想的勇氣。就像書裏説的,“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做男人他很失敗,可作為一個追夢者,他很成功,他在月光下雖然孤獨,但是也非常勇敢。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説過“,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斯特里克蘭就很好地做到了。就如2022年影響中國十大人物裏中的——江夢南。在半歲時,雙耳失聰的她,為了克服弱勢和偏見,依靠手機震動做鬧鐘,成為清晨第一個坐起身的學生,依靠脣語讀取學習內容筆記,沉浸在涔涔汗水中。她的實際行動告訴了青少年,我們內心嘹亮的號角勝過外界的聲音,信念堅定的人不必迴應聲響,我們應該做的只是一往無前。

這一生之後,他和他的最後一個妻子在島上生活,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他在自己住房的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

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我也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在平淡的生活裏,扎破皮的荊棘無處不在,可這時在網上看到了“你的生活還有詩和遠方呢”,現實點吧,其實人生的意義根本就不是詩和遠方,而是把眼前的每一個苟且活成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在生活中一定要堅持和相信自己,縱然我們無法做到像斯特里克蘭一樣拋棄一切,但至少在彎腰撿起六便士的時候,努力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篇三: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讀這本書是在一篇文章中偶爾讀到説錢鍾書先生決定寫《圍城》時就是因為受到毛姆的刺激。錢鍾書先生説:“毛姆都能寫出那樣的小説。讀者之多是無法計算的。”於是乎《圍城》橫空出世

《圍城》中可以看出很多歐美小説名家的影子,錢先生對毛姆的推崇也引起了我對毛姆的關注!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説家、劇作家。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説《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説集《葉的震顫》《阿金》等。

《月亮和六便士》這本小説,毛姆用第一人稱的敍述手法,借“我”之口,敍述整個故事,有人認為這篇小説的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這更增加了它的傳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關注。

《月亮和六便士》講述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着貧窮和飢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的故事。

乍一聽此故事簡介,就已讓人唏噓感慨。這本書最特殊之處在於,它已不僅僅是一本名著,而是一種精神追求的代名詞,小説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背棄家庭的負心漢,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卻又如此美好。讀了他的故事,人們才突然發現,潦倒與偉大、卑微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原來可這樣共存於一顆心中。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何嘗不是隻能偶爾抬頭膽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温飽的“六便士”呢?又有多少人有敢拋卻“六便士”去追逐自我內心和夢想“月亮”的那份勇氣呢?

“那麼,上帝作證,你到底為什麼離開她呢?”

“我想畫畫。”

我盯着他看了很久。我無法理解。我認為他瘋了。要知道的是,當時我年紀還很輕,在我眼裏他已經是個中年人。我當時驚詫得什麼都忘記了。

“但你四十歲了。”

“所以我才覺得要趕緊開始。”

這是小説中最震撼心靈的一段對話描寫。“六便士”可真不是“小數字”,它包含了突破道德與人格的最底線,書中主角為追求自我、追求夢想、追求藝術、追求他心中的那份“月亮”,拋棄了做人最基本的責任、恩義、品格、廉恥!

毛姆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的故事,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係、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這本書也引發了人們對擺脱世俗束縛逃離世俗社會尋找心靈家園這一話題的思考,而關於南太平洋小島的自然民風的描寫也引人嚮往。

“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裏,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所以世界上沒有所謂理想的生活樣板,你選擇即使征程,要成長,要提升,要實現內心的自己,那就包含着痛苦與孤獨,只是一定不要糾結,想離弦的箭矢一樣,向前向前,你就是你自己的英雄!

篇四: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我緩緩地將書扉合上,那個男人的一生卻如倒放的電影閃爍於腦海,從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退回至倫敦的一套公寓,一切都飄渺卻又真實。

主人公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在40歲那年突然放棄了舒適的生活,拋棄了妻子兒女,隻身奔至巴黎開始進行繪畫創作,最後去往了一個真正歸源於自然的一片天地——南太平洋的小島。他生前被視作性格古怪、言辭偏激的不折不扣的瘋子,死後卻名聲大噪。這一切都是以畫家高更的一生作為影子。而透過毛姆尖鋭犀利、力透紙背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個偉岸而超脱的靈魂。

“同一個人的內心,你可以發現卑鄙和偉大、惡毒和慈悲、仇恨和慈愛。他們並行不悖。”古代哲人為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所困擾,毛姆的一句話卻道破天機。斯特里克蘭德太太看似通情達理、端莊成熟,可虛榮的一面卻在丈夫死後將其複製品掛滿家裏的牆壁時一覽無餘,斯特羅伊夫看上去熱情淳樸、忠貞不渝,在妻子出軌後自殺時的軟弱就刻在了紙上,“我”理性冷靜的形象,卻在斯特里克蘭德的譏諷下將自私、冷漠表露無遺。善與惡,就如一張臉的左右,看似對立的兩方卻在人性中交融。在生活中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固然不誤,可“人非聖賢”,我們又豈能將世界視為完美無缺,將自己置身於人人皆可信的理想假象?

“人們把面具佩戴得天衣無縫,連他們自己都以為在佩戴面具的過程中自己實際上就成了和麪具一樣的人了。”由古溯今,能將自己的真實的一面完全展露於世人的人又何其多?金錢、名譽、地位、愛情,人們將其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以至於誘惑的力量使他們戴上了“面具”。就如小説開頭所寫,女客人在以為無人所見時便在椅子上揩沾了黃油的手指,而女主人則在拜訪朋友時如法炮製以解心頭之恨。“面具”的表面是一致的高雅謙遜,“面具”的下方亦是一致的自私、扭曲的面容。在小説中,斯特里克蘭德撕下了那層“面具”,用尖鋭的諷刺與手中的畫筆,去尋找他心中的天堂。

“一個人掉進水裏,他如何游泳是無關緊要的,遊得好不好都無所謂,他不得不掙扎出來,別讓淹死才是大事。”剔除浪漫,留下現實,毛姆用最現實的真理為世界間仍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的以至麻木的人們,敲響了警鐘。其實,我們都是掉入水中的溺水者,我們嚐盡各種方式讓自己看上去輕鬆自如、瀟灑優雅,可我們都未看清現實,未領悟生命的終極奧義。有的人一生都過得美滿幸福,可到頭來只是一副空殼皮囊。而斯特里克蘭德對那“六便士”視而不見。去追逐被人們遺忘的“月亮”。也許你會説他一生是成功的,因為他死後名譽遠揚,可我認為,他一生的成功,在於他洞悉了世界,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毛姆的每一句話,都如一把柳葉刀,直達病灶。許多的人都認為“月亮”應指藝術,“六便士”當指世俗價值觀。可我認為毛姆卻沒有這樣的觀念,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選擇恍如命中註定。

但願你我皆能拾起月亮,放入口袋,走出自己的生命軌跡。

篇五: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望見了月亮。——題記

很久以前,我總是聽人説,夢想就是給自己定的一個遙遠的目標,但由於它距離人們太遠了,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夢想在人們漸行漸遠的腳步中就變成了一場夢。但金錢不同,把它攥在手中會給人一種真實感,而且它也比夢想實用得多,能換來温飽,能解決許多麻煩,當時我也是這麼覺得的。但我從不知道,夢想能給人帶來無限的毅力與力量。直到我讀了《月亮與六便士》後才恍然大悟。

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生活在倫敦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是就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後來人們驚愕地發現:他此行的目的竟只是為了畫畫。

這時的思特里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只是單純地愛好畫畫而已,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

他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加以破壞,除了一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其餘人都向他的畫投去不屑的目光,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但正是這些遭到人們鄙棄的作品,卻出乎意料的在他死後的幾年賣出了幾百萬英鎊的高價。

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來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到那裏作畫直至因病而終。但因為有夢,他的人生無悔。

或許在我們的人生中有無數的選擇,但夢想和金錢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點,這兩者似乎是難以選擇的,月亮代表夢想,是遙遠皎潔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六便士代表財富,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選擇月亮的人很難為別人所理解。但即使得不到金錢,那些追逐夢想的人在追逐過程中依然很快樂。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旁觀者的眼光,揭露了許許多多人性的虛偽與邪惡,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應酬的看法,在本書中,思特里克蘭德的太太是個熱衷於應酬的家庭主婦,她常常舉辦宴會,邀請各路人士參加,但正是這種平常的宴會,卻無時無刻不充滿着一種種虛偽與奉承的情緒。主人勞心費神地準備,客人不厭其煩地赴約,整個過程很假,很累。但往往宴會結束後,這種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只能稱為見面儀式的宴會又能在人們的映象裏留下多少痕跡呢?

在此書中,我一次次為思特里克蘭德的毅力所震撼,他為了畫畫,不惜付出一切的代價,以至於別人説他是痴人説夢,浪費生命,甚至不負責任。但他的一切行為只是為了不愧於自己,不愧於自己窮盡一生的追尋,他飢寒交迫,每天只能靠幾小塊麪包來度過,他無家可歸,只能在大街上徘徊,他受到惡人的追打,以至於他四處流浪……但這所有的困難都沒有動搖他的初心,都沒有使他一刻停下追尋夢想的腳步。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有逆境中的頑強,痛苦中的掙扎,選擇時的徘徊。但他更教會了我追夢時的堅毅。

月光之下,仍有無數赤子在追夢路上砥礪前行。

月光如初,夢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