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含範文):環環相扣分論式作文

預測 閲讀(9.68K)

模式要點:

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含範文):環環相扣分論式

議論文時,不少考生常常採用擬製分論點來支撐中心論點的結構形式。如果能精心設計分論點,做到環環相扣,就是“環環相扣論點式”了。採用分論點環環相扣式這一招,文章會顯得條理分明,脈絡清晰,論證也會有條不紊,還可以在穩中求變化。這是一着妙招,為許多考生常用。須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一招時,擬製的分論點要鮮明醒目,要有啟發性,文句要有意藴,要有個性特徵,最好能做到環環相扣,能反映作者的主要見解,能顯出文章的層次。(環環相扣

【例文】

穩中求勝

梁山智有吳用,道有公孫,武更是好漢如雲。英雄如,卻以宋江為首。蜀國謀賴孔明,勇讓關張,卻以劉備為王,東木西金,南水北火,卻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為人沉穩,劉備做事敦厚,戍土謙穩厚實,終脱穎而出,施展風采,各得其所,故曰:為人沉穩,穩中求勝,

沉穩從志而來。一個人若沒有遠大的志向,只沉迷於現實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無法擁有沉穩的性格。班超投筆從戎,志在報國,在對匈奴一戰中從容不迫,沉穩冷靜,終弘揚國威,不教胡馬度陰山。林則徐斬釘截鐵,志在禁煙,在與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穩中含剛,終虎門銷煙,讓洋人膽戰心寒。有遠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遠,心胸便沉穩下來,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穩也。

沉穩從難而來。一個人若沒有經歷無數的挫折與磨難,身陷蜜水與襁褓之中,自然無法擁有沉穩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氣躁,豈能成所謂大事者哉。君不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沒有經歷磨難,便無法形成沉穩的性格,也就無法取得輝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來,不居安思危,身陷聲色犬馬,終心浮氣躁,毫無沉穩。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紛奢,經歷磨難,以求沉穩,則可遞三世以至萬世而為君。

沉穩從無慾而來。孟子曰:“無慾者,可王矣。”無慾就是沒有私慾,作大事者,不能因蠅頭私利而毀壞全局,只有這樣才能練就出沉穩的性格,贏得最終的勝利。如來佛祖拋除私慾,性格沉穩,終修成正果,普渡眾生,諸葛孔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終運籌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慾,心中自然無法沉穩下來,遇事則慌,處事則亂。霸王以一己私慾,趕走亞父,氣走韓信,終被困垓下,遺憾千古,長使英雄淚滿襟。霸王之敗,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則必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

宋公明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好漢的擁護,劉備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穩的性格也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讓我們擁有一顆和大山一樣沉穩的心吧,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

點評:這是一篇“規範”的議論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論點“為人沉穩,穩中求勝”之後,便從三個方面展開了充分的論述:“沉穩從志而來,沉穩從難而來,沉穩從無慾而來”。令人可喜的是,這三個分論點,並非在同一平面上展開,而是“層層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證,均採自高中語文課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劉備、孔明、班超、林則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為人所熟知。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將古典詩文如《出塞》、《過秦論》、《阿房宮賦》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名句”“信手拈來”,且運用得十分熨帖。

【例文】

實話實説的魅力何在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越來越受百姓歡迎的節目,那就是《實話實説》,主持人崔永元也因此而名聲大振,婦孺皆知。那麼,實話實説究竟有何魅力呢?

安徒生有個童話《皇帝的新裝》,在這個故事裏,作者除了嘲諷了那個愚蠢的皇帝之外,也讚揚了一個敢於實話實説的小孩。正是小孩的一句實話,使人們心中的那扇窗紙捅破,現實的困惑才終於得以證實。可見實話實説的魅力在於:它是自我內心真實反映的一種直白外現:我説即我所想、我所做、我所為。我們不會忘記朱鎔基總理在得知九江大堤並非如有人所保證的那樣固若金湯,而是一個偽劣工程——在有人剛剛作出保證時,它就轟然一聲潰決了——朱總理是怎樣的義憤填膺!他痛責:這是王八蛋工程!這一聲罵,罵得痛快淋漓!無遮無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朱總理那愛恨分明的個性,以及天下為己任的坦誠無私的光輝人格。

實話實説是需要勇氣的。日本某音樂指揮家在年輕時一次關鍵的考試中,在指揮的過程中,突然發覺樂譜不對——但這麼重大的考試,在場的都是權威考官——能出現錯誤嗎?萬一……他戰勝了自己的猶豫,讓音樂停下來,勇敢地説出了“不”……結果他贏得了滿堂喝彩。因為他的“發現”就是這次考試的一個有意安排。如果他明知有錯但屈從於考場的壓力,而對自己的判斷產生動搖,那麼,他一生的命運可能就會流於平庸。

實話實説是需要智慧的,在“文革”中,彭真同志坐了九年牢。恢復工作後,1979年的一天,他到中央黨校作報告。下邊有人遞條子,詢問他九年獄中生活情況,他看一眼,繼續講話,就在這時,突然停電了。過一會兒又來了電。這時,只見他拿起紙條唸了一下,然後説:“這九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但你想開了,它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不過像剛才燈暫時滅了一會兒一樣。現在,燈重新亮了,我們該做什麼,就又應該去做什麼了。”他的句句屬實的精彩講話,引來長時間的掌聲。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老革命家的智慧與胸懷。

所以,實話實説應是一種勇氣與智慧的結晶。它是一種最簡單的説話方法,同時,它也應是一種説話表達方式返璞歸真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它應與世俗的直言粗語有着天壤之別。

實話,應是對事物最本質的認識,應是對這種本質的表達的一語道破。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向大臣問道:“守天下難不難?”大臣魏徵回答説:“非常難。”李世民説:“我任用德才兼備的人為官,又聽從你們勸諫,難道守天下還難嗎?”魏徵説:“古代的帝王打天下的時候,能夠注意用人和聽從批評意見,一旦打下天下,就只圖安樂,不喜歡別人提意見,導致亡國。所以聖人説‘居安思危’,指的就是這個。能説守天下不難嗎?”魏徵的話之所以能令李世民心悦誠服,就在於魏徵實話實説,一語道破了問題的本質所在。

實話實説應是口語交際的一個基本要求,因為這是取信於人的關鍵所在;同時,它也應是社會對於人的一個最基本的規範——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着真誠的溝通和理解……這,或許正是崔永元借實話實説而走紅的一個原因吧。

【例文】

寬容自己

也許是為人處世之道,也許是人們太多的講求着奉獻,生活中我們問題不時地寬容着別人:當別人踩着自己的腳道歉時,我們説:“沒關係”;當別人歷盡千辛萬苦而最終失敗時,我們給他的一句安慰和鼓勵……為了理解他人,寬容他人,我們考慮到一切,可惟獨忘記了最不該忘記的自己,忘記了寬容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坎坷、挫折與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我們自己也時常犯錯誤。在這些不如意與錯誤面前,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別人的寬容,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寬容。他們的寬容只不過為一顆受傷的心帶來一絲慰藉,自己的寬容則會使這顆心迅速地恢復往日的活力,化失敗的痛楚為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假使受到一點挫折便耿耿於懷,不知自我地寬容;面對困難,也不敢有所作為,恐怕也只能是碌碌無為,鬱鬱而終了。

寬容自己,就是要敢於忽略自己的缺陷,發揚自己的優點。有人老是抱怨自己個子太矮,打不起精神。請不要悲觀,想想自己的長處,想想歷史上那許許多多的矮個子偉人:稱霸歐洲的拿破崙,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哲學大現康得,還有我們偉大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他們寬容了自己身體上的缺憾,把個子矮的自卑化為奮發圖強的動力,終成一代偉人。難怪菲律賓前外交部長曾大聲高呼:“我願生生世世都做矮人。”

寬容自己,就是要敢於忘記過去的失誤,踏上新的征程。人生道路到處都有坑坑窪窪,摔倒了,爬起來,打打灰塵,吸取教訓。過去的磕磕碰碰儘可忘記,為什麼要給人生旅途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呢?關鍵是不要在同一地方摔倒兩次。

寬容自己並不是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更不是承意放縱自己的錯誤,而是面對人生保持的一種冷靜與理智;是面對人生不如意的一種豁達大度,是面對人生挫折超然處之、坦然視之的一種良好心態。沒有這種心態,沒有這種冷靜和理智,我們很難想象他能取得成功;沒有這種豁達大度,我們也很難想象他會寬容別人。

普希金曾經説過:“不會寬容別人的人,算不上真正的英雄。”我想,一個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則根本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要説是英雄了。朋友,讓我們學會寬容自己,放下人生的包袱,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奮勇前進吧!

【點評】

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內容上來看,本文都算得是成功之作。但本文的最成功之處還在於作者能出奇制勝,或者叫創新吧。

在生活中,人們太多的地講求着奉獻,講求着理解他人,於是常常忽略自己。因此,講奉獻,講寬容他人的作品實在太多,而作者返彈琵琶,偏偏要關注自我,關注自己內心健康,寫了這篇《寬容自己》。在寬容他人的呼聲中,我們終於聽到了如此獨特的聲音,能不讓人耳目一新嗎?更何況本文不乏深刻的真知灼見!作者提出要寬容自己的失敗,寬容自己的缺陷,寬容自己的失誤。對於平凡人來説,也只有這樣,才能再次鼓起勇氣,追求真理與夢想。

【例文】

面對誘惑

在這喧囂的信息時代,能震動人們感官的東西越來越多,能震撼人們心靈的東西越來越少。現代社會,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充滿誘惑。

生活在這種目迷五色的社會裏,你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那就必須戰勝誘惑。

誘惑,來自方方面面,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域內的,也有域外的;既有自然本勾搭,也有社會環境……誘惑來自現代傳媒——打開電視,各頻道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向你“爭寵獻媚”,如果你禁不住“聲色”的誘惑,那麼你的學習、工作就只好退避三舍。誘惑,來自喧囂的城市,來自炫目的舞廳,來自華麗的商廈;誘惑,來自名山大川,來自異域風情……

坦然,是面對誘惑的最好心境,也是人格的昇華。這世界上美好的東西真的太多了,然而我們應該明白究竟什麼才是我們追求的,人活着就是為一種信念,併為這個信念執着地走下去。這就需要我產以堅強的意志抵制誘惑、戰勝誘惑。

人在喧鬧的繁雜中容易丟失自己,而戰勝誘惑,註定要忍受寂寞,寂寞是從物慾的陷阱裏解脱出來的小憩。了卻了繁雜,尋覓一個清清靜靜的所在,獨享一會兒自在和輕鬆,心不被物慾所役,身不為世欲所驅,讓人格昇華,讓情感淨化,讓心田潤澤。我們生下來就註定要面對一個萬象紛呈的世界,滾滾紅塵中難免有擾人的塵埃。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擁有一顆能承受寂寞的心,平靜地面對一切。這樣,心緒就不會因喧囂的塵世而焦灼和浮躁,物慾就不會與世俗隨波逐流,情感也不會陷入難拔的漩渦。

戰勝誘惑,還必須使自己的心靈充實。哲人説,聰明的人不僅要打扮自己的外表,更要裝飾自己的心靈。如果一個人經不住物質的誘惑,只在乎自己是否華麗的外表,而放棄了對自身素質的提高,那麼這個人還談何有魅力有氣質,就像一隻虛設的花瓶,瓶中也只能是毫無生機的花。作為一個生命,我們有責任使自己的靈魂走得更遠,也有義務選擇好自己的人生航道。生命首先需要裝扮的是心靈,是求知,從無知走向求知,才會從平庸趨往偉大。因為這個社會絕不可能只倚重於曼妙的舞姿和一擲千金的做派,能讓你大放異彩的也決不是炫目的外表和包裝,更有一種閃亮的東西,那就是思想的價值和對待生活認真而不虛妄的態度。

戰勝誘惑,同時也教會我們珍惜感情。或許有人認為,在現在這個充滿物慾和金錢的世界中,感情已退居其次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但是有一點卻始終不會改變,那就是再多的金錢和財富都不會使幸福永駐,惟有人們之間那最可貴的情感歷久彌深,才會使你感到温暖。我們不能做個心靈殘缺的人,不能因為狂迷於“拜金”或其他原因,而冷落或放逐了一顆愛心,要讓自己的內心永遠充滿陽光。

人生之旅迢迢千里,誘惑的陷阱無處不在。就讓坦然做一潭你凝望的秋水,讓寂寞做一處你歇息的驛站,讓知識帶給你一方純潔的心靈淨土,讓愛心為你捎去困惑時的慰藉。

戰勝誘惑,就擁有了姜清卻美麗的人生,當你從物慾的深淵中走出,道路便在你眼前展開,你孤守着一片“單調”,但最終卻給世界添上一道新色……

【點評】

這是一篇富有文采的議論文。

面對誘惑應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抵制誘惑、戰勝誘惑?作者疏通思想,從堅定人生信念、成就一番大事業的角度論證了戰勝誘惑的重要意義。深入一步,從忍受寂寞、充實心靈、珍惜感情三個方面論證如何戰勝誘惑。思路嚴密清晰,結構完整和諧。

作者駕馭語言能力強,多處運用排偶、比喻等修辭手法,句式整散相間。整句結構相同或相似,富有氣勢;散句結構靈活,自由飛動。作者運用語言在準確、嚴密的基礎上進而追求鮮明、生活、形象,很有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