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整體佈局構建思路 淺談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寫作思路作文

預測 閲讀(1.77W)

議論文寫作是大學入學測驗(論壇)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頭戲。不少學生在平時已積累了不少作文材料,練筆文章也寫了不少,但到了會考、大學入學測驗時還是寫不出文字通順、條理清晰的議論文來。究其原因,除了文字基本功外,思路不對頭是其主要癥結所在。本文試圖從理清思路方面來探討加強和改進中學議論文的教學教法。

整體佈局構建思路 淺談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寫作思路

一、 從確定中心論點中理清思路

確定中心論點的思路主要體現在動筆之前的構思和觀點的確立。

首先是動筆之前的構思。魯迅先生寫文章,即使是寫一篇幾百字的短文,也不是馬上攤開紙就動筆。他總要先“打腹稿”,這就是構思過程。

動筆寫文章之前,怎樣進行構思呢?

我們知道,閲讀是一個發現中心思想的過程。反過來可以發現,構思的中心環節是提煉文章的主題。而文章的主題不是主觀臆想的,外加上去的,是通過把現實生活的材料所藴涵着的思想意義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開掘出來的。如魯迅的《祝福》,對於祥林嫂性格的廣泛的社會性、歷史的必然性及其悲劇深刻性的挖掘,就是一個寓意深刻的藝術構思的範例。

構思的方法,是一個“消化”材料的過程。文章的構思首先是吃透題材內容,而題材內容又來自於生活素材。因此,構思首先是理解生活,沒有活生生的材料,就無從構思。在文章構思過程中,隨着對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主題思想會逐步明確。然後根據主題的需要,對材料加以整理、選擇,分出主次、真偽,進而深化主題。構思好比是設計文章的草圖,我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採用編寫提綱的方式來對文章進行構思。如命題《為“班門弄斧”叫好》的構思提綱:

①“班門弄斧”通常是貶義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為常人所否定。

②確立觀點:敢於在“班門”(權威)弄斧,突破常規思維,不為傳統觀念束縛,好!

③正面論證:處女作的發表;普通人的發明創造;甚至於科學家的新發現,正是敢於在“班門”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結果。

④反面論證: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門”弄斧,“班門”永遠是至高無上的,“班門”終將消失;正如“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後浪”,長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終擺脱不了乾涸的命運。人類社會也是一樣,沒人“班門弄斧”,社會就不可能進步。

⑤總結全文: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敢於向“班門”弄斧應給予鼓勵,這樣才能與日俱新,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其次是確立觀點。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確立觀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基礎,應注重引導學生把握觀點的提煉方法。觀點的確立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外,還可通過質疑、深思、聯想、想象、類比等方法來拓寬思路。如對《誠信》這一命題,首先應理解什麼是誠信(誠實、信用),接着追問人為什麼要有誠信(立身之本),誠信對不同社會角色的影響,以及沒有誠信對個人、社會將會產生什麼惡果,最後才是如何落實誠信的問題。而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為:引述材料、提煉觀點、論證觀點(先正面論述,然後再反面論述)、聯繫現實、解決方案、深化觀點。可以先概述提供的材料,然後分析“為什麼”,接着就提出觀點,再分析論證你的觀點(可從正面、反面比較分析),接着聯繫現實,最後深化觀點。

又如引用一則材料:宋代建隆年間,有個管理工程竹木材料的官員,對庫存的圓木長短不齊頗為憂慮,就上書宋太祖,請求把長圓木鋸短一些,使這些圓木長短劃一。宋太祖在他的奏章上批道:“你的手指、腳趾難道就沒有長短嗎?為什麼不把長的指頭截去,使它們也長短一律呢?長的就讓它依舊長着吧,短的就讓它依舊短着吧。”如何從這則材料中引出觀點?首先引導學生對材料加以分析認識,把握住材料是確立觀點的關鍵。宋太祖的御批,肯定的是木材長短不一,可以物盡其用。由此可聯想到人盡其才,再聯想到歷史上劉邦善用人才,然後聯想到國企改革知人善任,使國企起死回生,聯想到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及領導幹部的公開聘用等。可見,只要拓寬思路,讓思緒插上翅膀,進行聯想和想象,即可達到劉勰在《文心雕龍》裏所説的“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境界。

二、從文章的整體佈局中構建思路

結構佈局往往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思路如何,寫作議論文應教會學生運用結構模式去強化其寫作思路。議論文的總體結構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常見的議論文結構模式有:層進式、總分式、並列式、對照式、綜合式等。

層進式(縱式結構),就是先提出問題,然後縱向思維、逐層深入論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以《話説誠信危機》為題讓學生作文,先引導學生從社會現實入題,擺出由於價值觀念的改變,不少企業弄虛作假,造成股東對上市公司的“誠信危機”現象;然後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人目光短淺,急功近利,錢迷心竅)及危害(管理人員素質低下,影響經濟建設和社會安定穩定);再進一步闡述業績的形成一靠技術,二靠管理,否則必然在激烈的競爭中失敗的道理;最後再論證創新是企業振興的靈魂……如此一層一層往深處想,學生的文章就會思路酣暢,一氣貫之。掌握這種結構形式的關鍵在於逐層深入地提出分論點,並進行分析論證,它們之間是逐層遞進的邏輯關係,後一個分論點是由前一個分論點派生出來的,論據由表及裏,由淺到深,部分之間環環相扣,共同為中心服務。這就好比蓋房子,一層比一層高,但每一層都是建立在前一層的基礎之上,而不能一步到頂,成為空中樓閣。

並列式和總分式(分説部分),即先提出論點,然後橫向思維,並列地從幾個方面論證。如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題作文,先引導學生針對“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論調,總提新世紀還應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主張。然後從三個方面論述為什麼還應提倡:①一根筷子易斷,一把筷子難折,團結就是力量,兼駁個人英雄主義;②1+1結果可能大於2,也可能小於2,團隊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兼駁極端個人主義(如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③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需要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兼駁“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最後總結全文:現在應是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時候了。掌握這種模式的關鍵是從並列的幾個方面多角度地觀察、分析、認識事物。可按事物的性質並列,也可按事物的特點並列,也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對照式結構(對比式),即先提出觀點,然後反向思維,正反對比論證。如論證“不能忽視微小力量”這個論點,可先引導學生從正面舉例入手:“滴水可以穿石”,“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一顆螺絲故障,可使飛機爆炸,從而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然後再引導學生從反面論證:“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等。掌握這種結構的關鍵在於從對比中闡明主張,讓事物在比較鑑別中得到論證。

綜合式結構,即綜合運用幾個結構模式,而不是使各種結構模式截然分開。一般來説,命題作文的寫作思路是提出論點、闡明道理、舉證例子、正反論證、作者建議、結論歸納。材料作文的寫作思路是根據問題提出論點、就事論事初證論點、聯想發揮深化論點、駁斥謬論強化論點、辯證分析圓融論點、提出建議落實論點、展望未來美化論點、發出號召昇華論點。

法無定法,無論哪種結構模式,都要體現創新,形式要適應議論內容的需要,決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三、從段落行文中落實思路

在確定了全文的中心論點,設計好了全文的結構思路(好比是蓋房子設計好了圖紙,形成了主體框架結構)之後,下一歩就要在整體設計的指導下分解任務,一段一段地寫,一個句羣一個句羣地寫,表達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否則整篇文章就很難寫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學生作文常常出現文章脱節,銜接不緊的現象,這就是段落行文思路混亂的一種表現。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語脈流向,使文意貫通,邏輯性強,是中學生議論文寫作思路的重要一環。

首先是段內層次的安排。寫文章時,隨着確定好的思路,不是一句一句盲目地寫下去,它有一個先後秩序問題。這一句為什麼要先寫,那一句為什麼要後寫,這一層為什麼要放在前面表達,而那一層為什麼又必須放在後面表達,這並不是隨意安排,而是有合理的順序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同學只重視全文結構的安排,卻忽視了每一段段內層次的安排,信手而寫,以致語意不連貫,表達不清楚。對這一類同學,我們特別強調了寫作時一定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和段意來安排好段內的層次和句羣的層次,做到合乎事理,合乎習慣,恰當得體。段內的層次,包括句子與句子、句子與句羣、句羣與句羣的順序安排。議論文段內層次關係,有並列、承接、轉折、因果和總分等關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結合講讀課文選出典型例子,並選用學生優秀作文的句羣、語段,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揣摸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和組合順序。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單項練習,包括句羣、語段的仿寫訓練,從而培養學生行文思路暢通,達到文從字順的效果。

其次是注重語言感受能力的培養。語言感受能力差,思路就很難流暢。我們採用朗讀、默讀等方法來加強語感培養,特別強調課文中規定背誦的段落,一定要熟讀成誦;同時鼓勵學生精讀一些課外的奇文美文,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感受他人成功的寫作思路。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語言訓練,通過口頭複述、口頭作文、書面作文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練習,以達到學生在表述過程中清晰、準確、系統、生動的目的。

以上,我們從構思開始,進而在確立論點、安排結構、段落行文等角度對議論文的寫作思路進行了淺層剖析。其實,議論文寫作思路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有獲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又要有控制行文的工夫;既需要宏觀的構建能力,更需要微觀的精雕細琢工夫。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這個運動軌跡,同時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提高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能力,從而打開學生思路的閘門,激活學生的寫作思路的靈感。這樣,學生就會不斷創作出思路清晰、富有創新個性的議論文來。

考前必看:寫議論文怎樣分析論據

例證法是議論文寫作常用的論證方法。要想使議論文論證嚴謹有力,就必須對論據進行分析。有些同學寫的議論文,儘管論點正確、鮮明,論據也典型、可靠,但是由於在舉例之後沒有進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導致論點和論據聯繫鬆散,給人以羅列論據之感。所以,舉例之後的分析是少不得的。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分析論據的方法。

一、揭示實質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列舉出屬性相同或相關的幾個事例之後,對其進行歸納昇華,點明論據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邏輯聯繫,從而深化論點。如:

史學家司馬光寫《資治通鑑》花了19 年,相聲藝術宗師侯寶林為學諧語手抄一部十多萬字的《諧浪》,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27 年,德國著名醫生歐立希連續試驗 914 次,終於研製成治療人體內錘蟲和抗螺旋體病菌的新藥——新胂凡納明。這些事例充分證明了古今中外無數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業的成功,祕訣在於他們有恆心和毅力。(考場優秀作文《恆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舉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個事例之後,點明瞭其中包含的道理,從而使中心論點“恆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論證。論據與論點聯繫緊密。

二、正反對比法

這種方法,所舉事例形成正反對照,然後加以分析,論證觀點。如:

黑格爾曾經自誇德國人天生就是哲學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生嚴謹自律的民族,卻在一個狂人的引誘下,陷入了戰爭的淵藪。人們難以忘記60年前的那幕慘劇:生靈塗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對往事的審視中找到道德的標杆,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德國人用盡一切方法阻止時間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聲——修建集中營紀念館,全力處理戰後的善後問題,還有那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德國人在 60 年裏不斷地反思,不停地紀念,終於完成了靈魂的自我救贖。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