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國學文化>

司馬遷簡介作文

國學文化 閲讀(2.28W)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約前87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説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簡介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幼年

公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司馬遷出生於龍門。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建元元年)6歲,在故鄉讀書。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談為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10歲,在故鄉。《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按:司馬遷10歲左右,即在故鄉過着半耕半讀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11歲。

竇太后死,漢地區衝突罷絀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一説司馬遷出生於這一年。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元光元年)12歲。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司馬遷時在夏陽耕讀,時在長安求學。

青年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年朔二年)19歲,從夏陽遷居長安。

漢武帝從主父偃建議遷民於茂陵。司馬遷隨家遷於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孔安國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20歲,遊歷各地。

司馬遷漫遊江淮,到會稽,渡沅江、湘江,向北過汶水、泗水,於魯地觀禮,向南過薛(今山東滕縣東南)、彭城,尋訪楚漢相爭遺蹟傳聞,經過大梁,而歸長安,歷時數年,為協助父親着作史記做準備。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22歲。

公孫弘為丞相,請為博士置弟子員五十人。司馬遷得補博士弟子員。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23歲,為郎中。

以考試成績優異為郎中,即皇帝的侍衞官。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元狩元年)24歲,為郎中。

司馬遷侍從武帝巡視至雍,祭祀五帝。獲白麟。司馬談始修《太史公書》。

《史記》原計劃記事止於此年。

《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扣來司馬遷修改下限述於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28歲,為郎中。

漢武帝遊鼎湖,至甘泉(今陝西淳化縣境內),司馬遷以郎中身分侍從。

中年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元鼎四年)33歲,為郎中。

隨漢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陝西鳳翔縣),到河東(今山西夏縣東北)。

有司與太史公司馬談、祠官寬舒議祭祀後祠。始立后土祠於汾陰(今山西萬榮縣)。冬十月,“武帝自夏陽東幸汾陰”,司馬適隨武帝回夏陽故鄉。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34歲,為郎中。

冬十月,司馬遷以侍中身分侍從漢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風、平涼、崆峒。

太史公談、詞官寬舒等向武帝建議立泰壇。太史公談議泰典禮。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35歲,為郎中將。

漢武帝與公卿、諸生議泰山禪。司馬遷受命為郎中將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達邛(今四川西昌一帶)、笮(今四川漢源一帶)、昆明(今雲南曲靖一帶),安撫西南少數民族,設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36歲,為郎中。

漢武帝前入泰山封禪,太史公司馬談隨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陽)而病危。司馬遷自西南歸,見父於周南。談臨終囑司馬遷繼孔子而續《春秋》。

司馬遷以郎中身分侍從漢武帝至泰山,又至海邊,自碣石至遼西。又經北邊、九原(今包頭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37歲,為郎中。

春,司馬遷隨漢武帝到緱氏(今河南偃師),又到東萊。四月,黃河決口,司馬遷從武帝至濮陽瓠子決口處,與羣臣從官負薪塞黃河決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38歲,為太史令。

繼父職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紳石室金匱之書。”與朋友摯峻書信往還,勉勵其拋棄隱居生活,立志於事業,從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39歲,為太史令。

冬十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經回中道,批出蕭關(今寧夏固原縣東南),經涿鹿,從代地(今河北蔚縣)而還,經河東回長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40歲,為太史令。

冬,司馬遷隨武帝至南郡盛唐(廬江),望祭虞舜於九嶷山,自尋陽(今湖北黃梅縣西南)過長江,登廬山,北至琅琊(今山東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41歲,為太史令。

冬,司馬遷隨漢武帝行至回中(今陝西隴縣西北)。三月,經夏陽至河東,祭於後土祠。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42歲,為太史令。

司馬遷與上大夫壺遂等制定《太初曆》,漢武帝宣佈廢《顓頊歷》,改用此曆法。太初曆對後代有極大影響。

冬十月司馬遷隨武帝祭泰山。

司馬遷開始着述《史記》。

公元前103年(太國二年)43歲,為太史令。

司馬遷專心着述。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開漢元年)46歲,為太史令。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發兵討伐匈奴。

李陵為將,請“自當一隊”。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47歲,為太史令。

三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河東,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戰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因替李陵講公道話,而被捕入獄,後被釋放。

公元前98年(天漢三年)48歲。

李陵被滅族。

司馬遷為着作史記而忍辱苟活,自請宮刑。

《悲士不遇賦》約作於是年。

公元前97年(漢武帝天漢四年)49歲,為中書令。

被赦出獄,任中書令。《漢書·司馬遷傳》:“遷既刑之後,為中書令,尊寵任職。”發憤着史記。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53歲,為中書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間有信給司馬遷。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徵和二年)55歲,為中書令。

完成《史記》。《報任少卿書》説:“僕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改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僕誠已着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公元前90年(徵和三年)56歲。

司馬遷約於公元前90年前後去世。死因不明。

一説司馬遷死於公元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説死於公元前86年(漢昭帝始元元年)。

《漢書·舊儀注》:“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郭沫若《關於司馬遷的死》:“下獄死事,必世有流傳,故衞宏、葛洪均筆之於書,諒不能無中生有,以歪曲史實”。

2人物家世

司馬遷自稱其先祖是顓頊時期的天官,《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昔在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時期,司馬遷的祖上來到秦國。

他的直系八世祖先是戰國中後期秦國着名的武將司馬錯。秦惠文王時期,司馬錯曾經在朝堂上與張儀辯論,辯論內容被收入《戰國策·秦策》,後收入《古文觀止》,名為《司馬錯論伐蜀》。辯論勝利後,秦惠文王派司馬錯等人出兵巴蜀,得勝而守之。

六世祖司馬靳(司馬錯次孫)為名將武安君白起副手,參與長平之戰,坑殺趙卒四十萬人,司馬錯、司馬靳等軍事之功為秦國奠定了一統天下的軍事基礎。

高祖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官。曾祖司馬無澤,在漢初作長安的一個“市長”(管理市場)。祖父司馬喜,沒有做官,而有第九等爵位,為五大夫。

司馬遷的父親是西漢武帝時期太史令司馬談。司馬談是當時一位非常傑出的學者,着有《論六家要旨》一文,系統總結了春秋戰國秦至漢初以來陰陽、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並對道家思想進行了高度肯定,該文是對春秋戰國以來的諸子百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司馬談在約漢武帝建元六年至元封元年間任太史令。

公元前145年前後,司馬遷出生於家鄉夏陽(今陝西省韓城市),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上,司馬遷説:“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歲時,他從長安出發,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説。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説“(他)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鄉射鄒嶧;厄困蕃、薛、彭城,過樑、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還報命。”二十五歲時,他又以使者監軍的身份,出使西南夷,擔負起在西南設郡的任務。足跡遍及“邛、莋、昆明”等地。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馬談去世,三年之後,司馬遷承襲父職,任太史令,同時也繼承父親遺志(司馬談臨終曾對司馬遷説:“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着矣。”),準備撰寫一部通史。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等共同定立了“太初曆”,該曆法改變了秦代使用的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的習慣,而改以正月為歲首,從而,為中國的農耕社會奠定了其後兩千年來所尊奉的歷法基礎。之後司馬遷便潛心修史,專心寫作,開始了《史記》的寫作。

司馬遷的着作,除《史記》外,《漢書·藝文志》還着錄賦八篇,均已散失,唯《藝文類聚》卷30引徵《悲士不遇賦》的片段和有名的《報任安書》(即《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表白了他為了完成自己的着述而決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馬遷生平思想的重要資料,也是一篇飽含感情的傑出散文。《悲士不遇賦》也是晚年的作品,抒發了作者受腐刑後和不甘於“沒世無聞”的憤激情緒。

3着作成就

史記

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

至治思想

司馬遷借老子之口説出了被他改造過和發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內核,有意識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會“小國寡人”和奴隸社會“使民”如何的思想,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天文成就

在兩漢時

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一個偉大的史學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對天文星象精到造詣的專家。其實只要仔細讀其《史記》的《天官書》、《律書》、《曆書》,就可明白稱他為天文星家專家決非虛譽。

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遺業,完成“推古天變”之任務,並明確表述為“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其結論表述在《天官書》中,即據春秋242年之間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見等星象,聯繫點天子衰微、諸候力政、五伯代興及到戰國及秦漢之際的社會變亂動盪,而總結出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一百年一中變,五百年一大變,三大變為一紀,三紀而大備的“大數”,最後才認為“天人之際續備”。這是司馬遷天文學之應用的最重要之範例,在整個星學歷史上佔有最高地位。

此外,司馬遷又總結了戰國以來的天文學的基本原則,表述如下:“我仔細檢查史書的記裁,考察歷史上的事變,發現在100年之中,五星皆有逆行現象。五星在逆行時,往往變得特別明亮。日月的蝕食及其向南向北的運行,都有一定的速度和週期,這是星象學所要依據的最基本的數據。而星空中的紫宮星垣和東西南北四宮星宿及其所屬的眾多星辰,都是位置不變的,它們的大小程度和相互向的距離也是一定不變的,它們的分佈排列象徵着天上五官的位置。這是星象學中作為‘經’亦即不變的依據。而水、火、金、木、土星則是上天的五位輔住,它們的出現隱伏也有一定的時間和週期,但其運行速度快慢不均。這是天文學中的‘緯’亦即經紫變動的部分。把這些固定的和變動的兩種星象結合起來,就可以預測人事的變化了。”

名言

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貌言華也,聖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4人物軼事

生卒爭議


  司馬遷確切的生卒年代,史無明文記載。近人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認為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漢景帝中元五年),一説生於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大約卒於公元前86年(漢昭帝始元元年),一説卒於公元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又一説卒於公元前90年(漢武帝徵和三年)。據説司馬遷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司馬錯是秦惠王時伐蜀的名將,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官,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又做漢武帝的太史令,恢復了祖傳的史官恆業。

洛陽相會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漢武帝舉行大規模的巡行封禪,步騎十八萬,旌旗千餘里,浩浩蕩蕩。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史官,司馬談這時候卻病了,經過漢武帝的允許留在洛陽養病,正好司馬遷從長安匆匆趕去追隨漢武帝,在洛陽見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親司馬談。

司馬遷在為《史記》寫的“自序”裏,詳細記錄了司馬談在“河、洛之間”對他説的那番語重心長的遺囑。司馬談説:餘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着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稱頌周公,言其能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哉!

司馬遷俯首流涕,對父親發誓説:“我雖不聰敏,請容許我把您已記錄編排過的有關過去的傳聞,完整地書寫出來,絕不敢有缺漏。”

獲罪宮刑

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説:“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麼多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陛下。”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哥哥),便勃然大怒,説:“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叛徒強辯,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便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處理。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臭名昭着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覆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

不久,有傳聞説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死刑。但是漢朝的死刑要免死的話可以接受兩條路,要不交50萬錢,要不接受宮刑(漢時稱作腐刑),宮刑是個奇恥大辱,污及先人,見笑親友。因此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他忍辱負重,希望出現一線轉機。

後來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提及此事中説道:“遭遇此禍,重為鄉黨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在獄中,又備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司馬遷《報任安書》)。幾乎斷送了性命。

司馬遷認為受宮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他幾乎想自殺。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極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不應該死。因為當時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寫一部書,這就是我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着作——《史記》。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

5歷史評價

(一)司馬遷承繼其父司馬談的黃老之學,堅持唯物主義觀點,對神祕化的陰陽五行學説採取譏評的態度。他還以造詣甚深的自然科學知識(天文曆法)為依據,認為陰陽、四時和二十四節氣等是不可更改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人們必須遵守,不可違背。由此,他對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天人感應”的神祕主義學説進行了有力的諷刺和批判。

(二)司馬遷通過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和以歷史上大量的事實為根據,説明善人往往不得善報而遇災受害者“不可勝數”,但惡人卻有“終身逸樂,富貴累世不絕”,“竟以壽終”的。揭露了所謂“天道有知”、“天之報施善人”的欺人之談。

(三)反對神鬼和求仙可致長生不死的迷信。

(四)司馬遷試圖從人們生活的物質基礎即經濟生活中找尋社會現象和社會意識問題的根據。他把人們從事農、礦、工、商等經濟活動的歷史看成和自然現象的變化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並認為社會生產的分工和發展是被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所推動的,而不是什麼政治力量和神的意志所能創造的。

(五)司馬遷認為社會上等級和奴役關係的產生,起源於彼此佔有財富的懸殊,他揭示出富者剝削和奴役貧者是人類社會的現象,並非是“天命”的安排。

(六)司馬遷繼承了《管子》的道德觀,認為財富的佔有情況也決定人們的道德觀念。司馬遷抨擊“天道”,肯定“利”和“欲”,認為有“利”即有“德”。

(七)司馬遷具有較進步的道德觀,他充分發揚前人的人本思想。凡於當世、歷史、人們、國家有所貢獻和作為的,尤其是不符合世俗的道德觀念,予以記述和歌頌,與當時的封建倫常道德觀念大相徑庭。

(八)司馬遷主張從不斷變化發展的觀點去考察國家成敗興亡的道理。他要義“通古今之變”的歷史進化觀點來觀察歷史。他在《自序》中所説的“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正是他“通古今之變”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