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寫作素材>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素材人物篇——陳寅恪

寫作素材 閲讀(2.19W)

陳寅恪,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着名詩人,祖父陳寶箴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人物評價
  1、家世顯赫,學識過人。其父是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着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支持變法的開明督撫)曾任湖南巡撫。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陳寅恪少時在南京家塾就讀,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廣泛閲讀歷史、哲學典籍。早年,他留學日本、歐洲、美國等,學習梵文、巴利文等古文字,並瞭解西方文化。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見解,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在中國百年學術史上,陳寅恪才是學貫中西的“泰斗”。早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時期,陳就與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並稱為“四大導師”。今之“大師”季羨林不過是受他指教、經他提攜的學生。
  2、些許便宜麪包,圖書館裏度日。1902年,13歲的陳寅恪開始其16年的海外留學之旅,他先是以自費生身份到日本,留學4年後,因腳氣發作,陳寅恪回國,日本留學生活畫上句號。1918年7月,歸國4年的陳寅恪再續留學之旅,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梵文與巴利文,兼及印度哲學與佛學。1921年一戰結束後,再赴德國,進入柏林大學研究梵文。第二次留學德國期間,由江西省教育司公費資助,但因時局動盪,資助難有保障,生活着實困苦。陳寅恪三女兒陳美延回憶:“經濟來源斷絕,父親仍堅持學習。每天一早買少量最便宜的麪包,即去圖書館度過一天,常常整日沒正式進餐。”當時留學國外,很多人專為學術而學術,對碩士、博士學位並不在意。傅斯年歐洲7年求學,回國時只留下幾本筆記。陳寅恪國外留學多年也是未拿半個學位,為讀書而讀書不用學位裝點門面欺世盜名,直至現在仍是美談。
  3、堅守民族大義。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日軍直逼平津。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義憤絕食,溘然長逝。治喪完畢,寅恪隨校南遷,過着顛沛流離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聯大遷至昆明,他隨校到達昆明。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專程請他到已被日軍侵佔的上海授課。他又一次拒命,隨即出走香港,取道廣州灣至桂林,先後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學任教。國難當頭,民族大義不忘。
  4、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陳寅恪在講授歷史研究的心得時,常説:“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史籍或其他資料以證明史實,認識史實,對該史實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這就是史學與史識的表現。”他的學生曾經回憶道:“陳師在講歷史研究時,常説:凡前人對歷史發展所留傳下來的記載或追述,我們如果要證明它為‘有’,則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能夠發現一二種別的記錄,以作旁證,就可以證明它為‘有’了;如果要證明它為‘無’,則委實不易,千萬要小心從事。因為如你只查了一二種有關的文籍而不見其‘有’,那是還不能説定了,因為資料是很難齊全的,現有的文籍雖全查過了,安知尚有地下未發現或將發現的資料仍可證明其非‘無’呢?”陳寅恪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由此可見一斑。難怪傅斯年對他進行這樣的評價:“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學人品格
  陳寅恪的“四不講”
  着名史家陳寅恪先生先後留學於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通曉梵文、突厥文、滿文等多種東西方語言文字。歸國後先後任教於清華國學研究院、嶺南大學等數所大學。陳寅恪一生中為人們留下了大量着作,內容涉及歷史、文學、宗教等多個領域,為後來人開闢了新的學術領域,更提供了新的治學方法,民國以來即廣為學界所尊崇。
  陳寅恪治學面廣,宗教、歷史、語言、人類學、校勘學等均有獨到的研究和着述。他曾言:“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因此,陳寅恪的課上學生雲集,甚至許多名教授如朱自清、馮友蘭、吳宓、北大的德國漢學家鋼和泰等都風無阻地聽他的課。
  注意自然啟發,着重新的發現
  此外,陳寅恪講學還注意自然啟發,着重新的發現。對學生只指導研究,從不點名,從無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學校的規章舉行,沒有不及格的。他常説:問答式的筆試,不是觀察學生學問的最好辦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學生寫短篇論文代替大考。但陳寅恪又強調:做論文要有新的資料或者新的見解,如果資料和見解都沒有什麼可取,則做論文也沒有什麼益處。
  生平與志業
  (一)富傳奇色彩的學人
  遊學歐美第一流學府,卻不拿半個學位。日人白庫吉稱其為中國最博學的人,卻完全沒有俗世的聲名,不像樑、胡、馮等成為幾乎是家喻户曉的人物。《十三經》大半能背誦,且每字必求正解,卻不作經學與三代兩漢之學問。他的家世是晚清變法思潮中的中堅亪物,他本人卻被胡適稱為“遺少”。在時代思想中他是一個“落伍者”,用他的話來説,西學學歷極深,學養極厚,卻極熱愛中國文化,堅持中國文化本位論。
  (二)絕世孤衷的畸人
  失明、臏足之際,仍能堅苦卓絕,鍥而不捨,窮十年歲月,寫出《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如此巨着。其毅力與精神,極富傳奇色彩。助手黃萱曾感慨:“寅師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而《別傳》的寫作緣起,又起因於抗戰時在昆明得常熟白茆錢宅紅豆一粒,晚年重萌相思,既“珍重君家蘭桂室”,“裁紅暈碧淚漫漫”(柳如是詩句),且諱深心苦,誠韓退之所謂“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詞”者也。
  其歷史觀既注重經濟動機,又注重精神動源。唯其如此,陳先生由學者進而哲人的境界。其藏書有四次劫運:清華園的竊賊;抗戰的流離顛沛途中;內戰時賣書以購煤取暖;文革時的紅衞兵抄家。陳先生的書劫,即陳先生的痛史。
  (三)中國文化的託命人
  從道德觀點對宋學作了最高的禮讚。
  中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中國將來之發展,必定是“宋學之復興,或新宋學之建立。”從文化理想對宋學作了最深刻的預言。託命河汾。“疏屬汾南何等事,衰殘無命敢追攀”陳先生“對於歷史文化,愛護之若性命”通過“借耒且”一詞來指斥當代“遺仁棄義”的暴政。
  陳寅恪經典語錄
  1、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
  2、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3、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賢所同殉之精義,其豈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並未改易。
  4、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王國維死後,學生劉節等請我撰文紀念。當時正值國民黨統一時,立碑時間有年月可查。在當時,清華校長是羅家倫,是二陳(CC)派去的,眾所周知。我當時是清華研究院導師,認為王國維是近世學術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來昭示天下後世研究學問的人。特別是研究史學的人。
  5、舊籍於禮儀特重,記述甚繁,由今日觀之,其制度大抵僅為紙上之空文,或其影響所屆,止限於少數特殊階級,似可不必討論,此意昔賢亦有論及者矣。
  6、紅碧裝盤歲又新,可憐炊灶盡勞薪。太沖嬌女詩書廢,孺仲賢妻藥裹親。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猶想柳前春。(河東君次牧翁“冬日泛舟”詩云:“春前柳欲窺青眼。”)炎方七見梅花笑,惆悵仙源最後身。
  7、早歲偷窺禁錮編,白頭重讀倍悽然。夕陽芳草要離家,東海南山下巽田。
  8、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素材人物篇——陳寅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