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名人故事>

中國近代名人故事:在苦難與榮光中奔跑1200字作文

名人故事 閲讀(2.75W)

這是一個關於苦難與堅持的故事,關於人生堅韌和超越的命題。故事的主人公唐錫中,36歲,湖南經仕集團董事長,一個“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70後”商人。

中國近代名人故事:在苦難與榮光中奔跑1200字

唐錫中的故事從一長串苦難的記憶中開始。

1979年3月18日,7歲的唐錫中用背篼揹着一個10多公斤重的冬瓜,步行了3個小時的山路後,到株洲去看望在城裏當工人的爸爸。在一個計劃經濟依舊堅挺、城鄉差別橫亙的年代,鄉下人進城,通常要給城裏的人帶點像樣的東西。

第一次進城便成了刻骨銘心的傷痛。走到株洲終究太遠,為求捷徑,他決定攀爬一輛路過的拖拉機。貼切的場景是:他揹着冬瓜,拽着後車板,努力往車裏頭爬。車突突地前進,拖着他打戰的雙腿直往前奔……

100米後,他手一鬆,而後連人帶瓜被甩了下來。牙齒磕在石子路面上當即出血,身子翻滾,冬瓜不知去向,路面上一道長長的血印……

“小時候家裏太窮,最單純的動機只想吃頓飽飯,農村人總以為離開農村最好,離開農村就意味着能吃上飽飯。”

打從記事起,唐錫中腦海裏體會最為深刻的就是兩個字:貧窮。“18歲之前,沒有自己固定的牀鋪。所謂的牀,是用紅磚和稻草堆成的類似北方的炕一樣的東西。腰板硌得生痛,骨節咯咯直響,冬天凍得嗖嗖直抖……”

進城之後,父親經常加班,他因此時常餓肚子,“兩三天是常事”。有一次“幾乎就要餓暈過去”的他,忍不住抓起一個剛起鍋的油餅往大街上跑,被店老闆捉住,一個油勺迎面打來,頭上從此多了一個油圈一樣的傷疤。後來一個戴近視眼鏡的老師給了他一個半饅頭,這成了唐錫中進城3年裏唯一未被歧視也略感温暖的記憶。

彼時,國家結束了多年的混亂,經濟建設開始被高層納入未來中國發展的軌道。

在株洲,對小攤小販們鐵板一樣的管制也開始鬆動。唐錫中的商業生涯由此開始,1980年暑假的夏天,父親出了12塊錢,在熙熙攘攘的路邊支了個攤,他開始賣涼茶。

在滿街都是涼茶攤的現實環境下,8歲的唐錫中不得不關起門來琢磨怎樣能勝出。他用上的招數是,將小碗改成大碗。眾人追隨,他又將大碗換成有花紋的漂亮的碗。再之後,眾人皆換成了漂亮的碗,他乾脆挪窩,通過讓城管喝免費的下午茶的“賄賂”方式,將茶攤擺到了市中心顯要的地段。

他開始被關注,成了株洲城內那個夏天涼茶同行們人盡皆知的“神童”。多年之後唐錫中如是回憶:“從8歲開始,我的腦海裏就烙上了3個商業道理:1.要賺更多的錢就得比別人想更多的方法;2.賺錢不在於年齡大小;3.要賺錢還需要得到別人的某種特別的幫助。”

那是一段單純地為求生的歲月,之後,他利用寒暑假和放學後的大部分時間,賣冰糕、盒飯,搭棚賣餛飩,所有能賺錢的“低級生意”都曾嘗試。

1984年國小畢業,升重點中學的考試,他落榜。之後,他因“出手迅猛、摔倒在地十幾次還能爬起來”,而被選入了株洲市體校,主練自由式摔跤。

唐錫中覺得看到了前途。他起早貪黑,連睡覺都綁着繃帶,“幾乎就是一種恐怖的努力”。在湖南省五運會上,年齡最小的他摔倒了一個個體壯如牛的對手,其後將青少組的銅牌收入囊中。他以為人生就此熬出頭了。

然而運動會載譽歸來3個月,體校卻絲毫不提及事前答應的户口、工作等“關鍵問題”,他依舊摸爬滾打,心情卻日漸失落。一個暴的晚上,他蒙着被子大哭一場,決定不再做“不能解決户口”的運動員。

在後來的幾年裏,他也曾做過像擺攤賣煙等小生意,但因種種原因都沒有什麼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