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國中英語>會考>

會考作文指導技法之抑揚交錯

會考 閲讀(1.1W)

“抑”是貶,批評之意,“揚”是褒,讚美之意。所謂“抑揚交錯法”,是指作者通過褒貶來立意——評判人或事物的技巧,常見的有“先抑後揚法”、“先揚後抑法”、“抑揚並舉法”。先抑後揚的“抑”是手段,而“揚”是目的,是利用“抑”“揚”的反差,來作為“揚”的襯托或鋪墊。先揚後抑則反之。抑揚並舉是對事物作一分為二的評判,有褒也有貶。如果説先抑後揚(先揚後抑)是表現立意的技巧,那麼抑揚並舉則為立意本身的辯證法。前者可以造成筆勢上的跌宕起伏,增強藝術效果,後者可以正確評判外物,減少主觀片面性。抑揚的關鍵在於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2013會考作文指導技法之抑揚交錯

運用抑揚交錯法,要注意抑揚不能超出客觀事物真實範疇,既要服從於寫作目的,又要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和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我們學過的課文《阿長與〈山海經〉》就應用了抑揚交錯法。文章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先寫她的缺點,極盡鍼砭,後寫她的“偉大的神力”和對她的“敬意”。魯迅先生對長媽媽的褒揚是由衷的,文章前部分的“抑”是假,抑中有揚,先抑是為了後揚,“揚”才是作者的真正用心,作者就是通過先抑後揚法,表達了他對中國勞動人民的崇高敬意。這種文章主題鮮明、情感強烈,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寫起來也易於操作。

[例文欣賞]

我懂得了愛

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我疲憊地環視着周圍,萬物都是那麼醜陋。

當我從精神上享受了温暖再回到現實中去尋找時,才發現書本上所説的那種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虛偽的作者把世間美化得那麼好,可他們卻把世間的醜陋留給讀者去親身體會,這也稱之為藝術?我氣憤地想。

打水時,同學們你擁我搶,不時響起“砰砰”的聲音和謾罵聲,難道這就是友愛?

社會上,出門辦事,總會遇上一張張冷臉,難道這就是人間的温情?

想到要與人----全陌生的人打交道,我就不寒而慄。

我太累了,就像遠離大陸的海鳥,飛了很久很久,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情感的歸宿。

一天,兩天……我消磨着時間,時間也消磨着我。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心中久已的平衡被一封信打破了。那是一個朋友寫的,他坦誠了自己的心,願意在學習上幫助我,這時我才感到這世界也有真誠。

有一天,當我看到60歲的老太太和七八歲的小孩爭着把自己積攢的錢投進賑濟災區的捐款箱中時,我鼻子也酸了,原來這世界也有愛。

我疑惑了,覺得世界非常矛盾。思緒亂做一團。

我走了出來,在春霏霏的一天走了出來。沒有帶傘,一個人徘徊在田野上,和小草一同聽春的心聲。一股無名的詩意如清泉般細細地流進我的心田,我發現昔日看慣的景色今天卻變得異常美麗。

我頓有所悟,美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在我們身邊,關鍵是看我們怎樣去發現它。愛是需要大家共同奉獻的,不管遠行的你是否已經遇到或者將會遇到早春的寒風,你都要堅持奉獻,把一絲一縷的愛心送給需要的人,如果人人都這樣,我們不就處在一種温馨之中了嗎?不要再苦苦追求、苦苦追問幻景,投入生活吧!

雨悄悄地下,我悄悄地走。

點評:

本文采用了夾敍夾議的寫法,是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文章表達了生活不是缺少“愛”,而是我們缺少“發現”,愛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首先,文章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很好地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通過生活中、社會上典型事例的敍寫,使“我”感到世間缺少“愛”、缺少“温暖”,而當“我”得到一個朋友真誠的幫助,看到老太太和小孩為賑災捐款時,由“疑惑”而“頓悟”:原來這世界也有愛。其次,語言富有詩意,長短句兼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交錯使用,讀起來琅琅上口。

[學生習作]

擒賊

祁迪

學習中的競爭與壓力,野獸般吞噬我的信念,大山般壓滅我堅強的火焰。我極欲逃離這令人窒息的空氣。

來到街上,觀望形形色色的人,突然,一個聲音傳入我的耳朵“老奶奶,小心。”我尋聲望去,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和一位想橫穿馬路的老奶奶。“老奶奶,您怎麼一個人出來了?路上車輛太多,您一個人應該多加小心。我扶您過去吧?”銀鈴般的甜美的聲音飄入我的耳中。“多好的女孩啊!”我想。我靜靜地欣賞着眼前美麗的風景:一小攙着一老穿過車水馬龍……突然,我看見……不!不可能吧。那個小女孩……她……她怎麼把手伸進了老奶奶的衣袋裏?她……她是一個小偷?……她的袖子很長,袖口正好蓋住了老奶奶的衣袋。我不敢想像那袖子裏的醜惡,骯髒的一幕……我欲上前揭下她那虛偽、醜陋的面紗,我想用老奶奶手裏的枴杖狠敲她醜惡的心……但我剋制了自己的衝動,她送走老奶奶,又跑回來。我死死地盯着她,腳步緊跟着這個“社會的敗類”。我發現她的手始終放在自己的衣袋裏,袖口掩在了外面。我想她一定在用她那罪惡的魔爪去玩弄那些鈔票。

看她上了公交車,我也信步上了車,車上座位已滿,我站在她的座位旁邊。這時又上來一位抱孩子的大媽,她慌忙站起身,把座位讓給了大媽。“好一個陰險人物,處處‘活雷鋒’,看我怎麼戳穿你。”我心裏愈來愈氣憤。我怒視着她,她看看我,微微一笑,我將臉扭向別處,然後又狠狠地瞥了她一眼。

“請買一下票吧。”

“難道你要用剛搞到手的昧心錢立即為你服務嗎?”我仇視着她。只見她長長的袖子從口袋裏“走”出。她對售票員説:“大姐,麻煩您幫我掏一下錢,行嗎?就在這個衣兜裏。”咦?讓別人掏她的腰包,她又使什麼壞招!只聽售票員説:“是你啊,你不用買票了。”“不!不行,我也是乘客,求求您,您幫忙掏一下吧。”她着急得想去拉向別人賣票的售票員,沒曾想長長的袖子滑落到胳膊肘上。天哪,怎麼可能?……她……她居然沒有手,一雙長滿繭子的光禿禿的手腕露在外面……我的臉立刻像被人打了兩耳光,頓時火辣辣的。“停車,請停車。”我倉惶而逃……

走在街上,剛才的一幕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我為自己的不明是非感到羞愧,同時,我的心也被那粗糙又美麗的手腕重重地敲擊了一下。她都可以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為什麼我不能?她都能夠勇敢而堅強的直面人生,為什麼我不能?

不!我能,我也能,我一定能!

我如夢初醒:原來我才是真正的賊,一個躲避現實的軟弱的賊。是我竊走了自己成功的信念,盜走了自己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決心……

我緊緊握了握自己的雙手,信步走回校園……

點評:

事情雖小,行文卻一波三折。抑揚交錯,彰顯了人物形象。作為一名七年級的學生,確是難能可貴。

善良的人最美

何優優

以前我總是愛用別人的外貌來評價一個人,認為長得漂亮的就是好人,長得難看的就是壞人。直到我遇到她----才知道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是真的美麗。

在我們的校園裏有一位拾廢紙的老奶奶,年紀大約已過七旬,背駝得象張弓。經常拿着個破袋子和一把鐮刀。老奶奶飽經風霜的臉上佈滿了道道皺紋,兩鬢的頭髮也早已花白。我對這個拾紙的老奶奶很反感,只要她來我都會避而遠之。

一天中午吃過飯,我早早的來到班裏做作業,不大一會兒,拾廢紙的老奶奶推門而入,我厭煩的看了她一眼繼續做作業。那位老奶奶説:“你們班的紙怎麼那麼少呀!”我不耐煩的説:“要嫌我們班的紙少,就不要來我們班拾紙。”老奶奶沒有作聲。

寫完作業,我便大步流星的走出教室,上小賣部買東西。我摸了一下口袋説:“糟糕!把錢忘在桌子上了。那位老奶奶該不會----”我匆忙地跑回教室。那位老奶奶已不見了蹤影。我桌子上的五元錢也不翼而飛。可想而知,肯定是那拾廢紙的老奶奶拿走的。於是,我便沮喪地趴在桌上了。

門又一次被推開了,那位老奶奶又來了。我粗暴的説:“你拿我桌子上的錢沒有?”老奶奶慢慢地走過來,和藹可親的説:“我剛才去找你,沒找着,所以又回來了。給,你的錢,以後不要這樣粗心大意。”我聽了她的一席話頓時呆住了,我不知説什麼才好,半天才慚愧地説:“對不起,老奶奶,我不該用那種態度對你説話。這五元錢就給你了。”老奶奶輕輕的説:“我會自己掙錢養活自己,謝謝你的好意。這個錢我不要,你的父母掙錢也不容易。”老奶奶邊説邊步履蹣跚的走出門去。

頓時,我的心裏像泛起萬丈波瀾,久久不能平靜。老奶奶雖然蒼老、醜陋,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她擁有真正的美麗。從此,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外表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的心靈。

點評:

抑揚法的有效利用是本文的一個靚點。文章開始用貶抑手法寫拾廢紙的老奶奶留在自己心目中的醜陋形象,中間插入五元錢的小故事,來寫老人美麗心靈,最後寫感激心情,避免了平鋪直敍,增強了文章的故事性。

[寫作例話]

真實的高度

一天,大仲馬得知他的兒子小仲馬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便對小仲馬説:“如果你能在寄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們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説一句話,説:‘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許情況就好多了。”

小仲馬固執地説:“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膀上摘蘋果,那樣摘來的蘋果沒味道。”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以避免那些編輯先生們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親聯繫起來。

面對冷酷無情的一張張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仍在不露聲色地堅持創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長篇小説《茶花女》寄出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震撼了一位資深編輯。這位知名編輯曾和大仲馬有着多年的書信來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馬的絲毫不差,懷疑是大仲馬另取的筆名。但作品的風格卻和大仲馬的迥然不同。帶着這種興奮和疑問,他迫不及待地乘車造訪大仲馬。令他大吃一驚的是,《茶花女》這部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經傳的年輕兒子小仲馬。“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籤您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疑惑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説:“我只想擁有真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