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寫作素材>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歷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賢”之阮籍

寫作素材 閲讀(2.84W)

 二.阮籍:你看你看阮籍的眼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歷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賢”之阮籍

曹魏和西晉,都在洛陽建都。魏晉時期,湧現出了歷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賢”,他們是阮籍、劉伶、嵇康、山濤、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賢”名揚天下,卻基本上隱而不仕,常常作出一些違背封建禮教的事。譬如嵇康,就曾在京城洛陽的大街上赤膊打鐵,弄出叮叮噹噹的響聲,表明他沉默的存在。-

這是個在今天看來非常另類的羣體,他們個個經歷奇特,人人耐人尋味。首篇先説阮籍,他的個性非常鮮明——

阮籍的故事,很出奇。譬如他不經常用嘴説話,而是用眼睛“説話”。他“説話”的時候,對待討厭的人,用白眼;對待喜歡的人,用青眼。你説怪不怪?

又譬如他到東平做官,離開洛陽的時候,只騎了一頭小毛驢,兩手空空,連一張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沒有,但到那裏沒幾天,他就大刀闊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績。他搞的改革,拿現在的話説就是“拆牆辦公”,他做得可真絕!

  阮籍的“現場辦公”與“拆牆辦公”

話説當年曹操的身邊,有一個深受信用的書記官,名叫阮王禹。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兒子就是阮籍。

曹操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好10歲。當時正值亂世,到處可見鮮血和頭顱,阮籍就有了避世的思想,對當官不感興趣。但他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從學問到人品都非常出眾,這就引起了官場的注意,朝廷非讓他當官不可。

阮籍當官,完全是抱着一種遊戲的心態,他的舉動讓人深感意外和新鮮。

第一個把他往政壇上引的人,是曹爽。阮籍推辭道:我身體不好,還是隱居鄉間為好。一年後,曹爽倒台,他重用的幾個文人跟着倒黴,而阮籍沒受到牽連,逃過一劫。

司馬昭鬥敗曹爽後,把持朝政,他想與名士阮籍聯姻,讓阮籍的女兒做兒媳,就託媒人來敲阮籍的門。但每次來,媒人都看到阮籍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了60天,聯姻的事兒也就擱淺了。

一次,阮籍無意中説:我曾去過山東的東平,那裏的風土人情很好!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司馬昭就讓阮籍去東平做官。阮籍想:反正東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騎着驢就去了。到了東平之後,他發現官衙辦公是一人一屋,官員們商量公務時,還得到對方的辦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響辦公效率。

他立即“現場辦公”,下令把牆壁都拆掉。框架結構的房屋,有“牆倒屋不塌”的特點,這樣一拆,房屋之間一下子就通透了,敞亮得很,既便於大家溝通,又便於相互監督,官員們不得不認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這是了不起的改革,採用這種高度透明的辦公方式,哪個官員想接受別人的賄賂,已經不太可能了。

最令人叫絕的是,阮籍辦完這件事後,覺得好玩的已經玩過了,不屑於邀功請賞,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就騎着驢回洛陽了。前後算起來,他這次當官,僅僅10天時間。

瀟灑,真瀟灑!唐代大詩人李白提起阮籍當官的舉動,欽佩至極,寫了一首詩:“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判竹十餘日,一朝化清風。”李白是何等瀟灑之人,竟還佩服阮籍的瀟灑,可見阮籍是真瀟灑了。

有了前面的政績,朝廷又要阮籍做官,允許他在一定範圍內任選一職。阮籍歪頭一想,説:我就擔任北軍的步兵校尉吧。

行!就讓你當個步兵校尉。於是,阮籍就有了“阮步兵”的稱謂了。大家都以為他還會像上次那樣有所作為,再創輝煌,誰料,阮籍來到這個地方後,終日飲酒,不理政事。

原來,他是衝着酒來的!他打聽到這個兵營裏有一個廚師特別會釀酒,庫裏還保存着300斛酒!哈哈!有酒喝,他就來了!

除了喝酒,阮籍一件公務也沒管過。歷史上,像他這樣因酒而做官的人,實在太少了,實在太出奇了。

  阮籍對封建禮教不屑一顧

阮籍醉酒後,愛躺在一個美女腳邊呼呼大睡,他的這種舉動,曾引起許多人的非議。

按當時的禮教,男女之間防範很嚴,叔嫂之間不可以説話;男子對於鄰里女子,也不能直視。

於是,所謂的君子都標榜自己不近女色。而阮籍我行我素,從來不把這些規矩當回事。一次,嫂子回孃家,阮籍大大方方地和她説話,與她告別,完全不理會叔嫂之間不能對話的規矩。

阮籍家隔壁有一酒坊,酒坊裏有個小媳婦,長得漂亮,阮籍就經常過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的腳邊睡着了,根本不避嫌,小媳婦的丈夫也不起疑心。

這樣看來,阮籍完全是性情中人,幹什麼都自自然然的,不做作。他聽説有個女孩出身于軍人家庭,極有才華,又非常美麗,可是沒出嫁就死了。阮籍與這家人根本不認識,更沒見過這個女孩,但他聽到這個消息後,急急忙忙趕去弔唁,在靈堂上大哭一場,對女孩的夭折,悲傷同情;對生命的脆弱,深感惋惜。

他哀悼完了,傾訴完了,覺得心裏暢快了,就旁若無人地走了。他的眼淚,不是為了親情,不是為了愛情,只是為了悼念一個美好的生命。這看起來似乎很荒唐,但崇高與純潔,也就深藏其中了。一個男人能這樣哭,確實是心底無私了。

魏晉時期最講究“孝”,統治階級常常利用“孝順不孝順”為標準,給人定罪甚至殺人。盡孝的方式非常繁瑣,父母死後,做兒子的要三年服喪,三年素食,三年寡慾。更有甚者,還得在父母的墓旁搭個茅棚,守墓三年。

這種禮教對“孝子”是一種折磨和摧殘。阮籍對此很反感。他母親去世時,他正在下圍棋。噩耗傳來,對手不下了,阮籍卻鐵青着臉不肯歇手,非要決個輸贏。下完棋,他才從別人手中奪過酒杯,飲酒兩鬥,然後放聲大哭,口吐鮮血。

他,在大悲大痛之前,做了一個停頓,這個停頓就是繼續下棋。這個停頓,等於把封建孝道,冷冷地擱在那兒了!他是故意這樣做的。但他的內心是很孝順的,以至於在母親下葬後,他因悲傷過度而急劇消瘦了。

  阮籍的青眼和白眼

上面已經説過,阮籍不經常説話,卻常常用眼睛當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經他這麼一折騰,也就慢慢地有了“青睞”、“垂青”這樣的詞彙。

細究一下,這裏的青色,是指黑色。因為瞳仁是黑的,正眼瞧人的時候,瞳仁在眼睛中間,看起來黑得多,就叫青眼;斜眼看人的時候,眼白多,就是白眼了。我們現在常説的“遭人白眼”,就是這個意思。其實,阮籍這樣做,是表明他對人對事的態度,是顯示一種立場罷了。

你會説:表明態度,直接説出自己的觀點不就得了!看官有所不知,阮籍生活的時代,禍從口出的案例很多,不少人因此被判了死刑,所以阮籍也就懶得説話了,只拿眼睛來表達感情,有時竟像魯迅説的那樣:連眼珠子都不轉過去。

他的母親下葬前,有不少名士前來弔唁。其中一人名叫嵇喜,此人的官位和名氣都不小,但阮籍不喜歡人家,就拿白眼看嵇喜。嵇喜在靈堂哭拜的時候,按理説阮籍應該陪着哭,但他卻披散着頭髮坐着,不站起來也不哭拜,只是兩眼發直,表情木然。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阮籍完全不守禮法,完全不委屈自己的心態。他討厭的人,即使是來向自己表示友好的,也給白眼,不搭理人家。但若是自己喜歡的人,就給青眼,很歡迎。嵇喜的弟弟嵇康來弔唁時,阮籍就很歡迎,馬上迎了上去,“青眼相看”,因為嵇康和他一樣,也是不拘禮法之人。

 他活得是真實的!

由此看來,阮籍衝破“孝”的條條框框,來踐行真正的“孝”,只是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表達一種愛憎,他只想活得真實、自在。

他的青眼與白眼,他對封建禮教的叛逆,除了表現在行動上之外,還藴含在他的詩文裏。他在《詠懷詩八十二首》中,無情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與社會的黑暗,流露了自己的憤懣和痛苦。他還通過《大人先生傳》,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先生”的曠達、瀟灑和自由自在,對於能擁有自由的生活和心態,表示了熱切的嚮往。

但是,阮籍畢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社會:宮廷內部刀光劍影,權力之爭異常慘烈;門閥士族相互爭鬥,名士們一批又一批被送上刑場。何晏、嵇康、張華、潘岳、郭璞、劉琨、謝靈運、范曄……這些當時一流的詩人、作家、哲學家,這些如今還活躍在中學、大學課本里的人物,一個個地,或被公開行刑于洛陽街頭,或被祕密地殺害於黑夜之中。

這是何等殘酷的現實!難怪何晏會説“常畏大網羅,憂禍一旦並”;難怪嵇康會説“心之憂矣,永嘯長吟”;難怪阮籍會感歎“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這些知識分子,一方面有“憂生之嗟”,一方面又找不到出路。於是,阮籍就一個人駕着一輛木車往前走,往前走,他要尋找出路。

但是,他一次次地失望了,崎嶇不平的道路,把木車顛簸得像跳現代舞一樣,但那節奏,卻是最封建的音符,一聲聲使阮籍絕望。於是他大哭,無路可走的時候,他哭!這是史書上説的;有路可走的時候,他還哭!這是我現在推測的——因為從阮籍駕着木車上路之時,他就已經知道,條條道路,都是死路!逼得一個名士束手無策,只有痛哭。魏晉,魏晉,你可傷心?

阮籍找不到出路,就大哭;劉伶找不到出路,就喝酒!看,他提着一壺酒,身後跟着一個人,拿着鐵杴。他扭頭對那人説:“死便埋我!”於是,他拼命地喝着酒,走出了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