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文言文>

文言文閲讀《齊桓晉文之事》(節選)《孟子》作文

文言文 閲讀(1.78W)

題文

文言文閲讀《齊桓晉文之事》(節選)《孟子》

文言文閲讀(5題,共18分)

齊桓晉文之事(節選)

《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説,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注】 ?齊桓、晉文之事:齊桓公、晉文公都是春秋時期的霸主,他們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憑武力。?胡齕:人名,齊宣王的近臣。?釁鐘:古代新鍾鑄成,宰殺牲口,取血塗鐘行祭,稱為“釁鐘”。

小題1:下面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説

B.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王:君王

C.若無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D.則王許之乎許:相信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①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②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D.①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②其皆出於此乎

小題3:下列句子中“之”作為賓語前置標誌的一項是 A.莫之能御也B.臣未之聞也

C.何陋之有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宣王問“桓文之事”的目的在於和孟子探討稱霸天下的辦法,孟子巧妙地迴避了這個問題,用“臣未之聞也”的話推掉了,把行霸道之事撇開而轉入了談論行王道之事。

B.孟子利用“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中齊宣王“吾不忍其觳觫”的説法來大做文章,説這種“不忍之心”也就是仁愛的表現,博得了對方的歡心,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

C.孟子用啟發式解決了宣王心理上的疑難和矛盾,宣王因此對孟子説的“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話表示衷心悦服,從“於我心有慼慼焉”可知宣王的內心感到有所觸動。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説明了“不為”與“不能”的根本區別,指出齊宣王沒施行仁政,

並非“不能”,而是“不為”。這些比喻十分精當生動,體現了孟子長於比喻的特點。

小題5: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2)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題型:閲讀理解與欣賞 難度:偏易

小題1:B

小題2:A

小題3:C

小題4:C

小題5:(1)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2)百姓沒有受到愛護,是因為不願廣施恩澤。

小題1:王:動詞,統一天下

小題2:兩個“而”都是連詞,錶轉折關係。B.副詞,表示判斷,是/副詞,表示轉折,

竟然。C.介詞,用 /連詞,表目的,來。D.代詞,它們的 /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小題3:其餘三項“之”都是代詞

小題4:“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話並非孟子所説。“夫子之謂也”應理解為:(這話)説的就是您(這樣的人)

小題5:

(1)宜:應該,應當,1分;愛:吝嗇,1分;主謂倒裝句式1分

(2)見:表示被動,1分;為:因為,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齊宣王問:“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説:“孔子的門徒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霸業的,所以後世不曾流傳,我沒有聽説過。如果不能不説,那麼還是説説王道吧。”

齊宣王問:“具備怎樣的品德才能實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過安撫百姓實行王道,沒有誰能阻擋得了。”

齊宣王又問:“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安撫百姓嗎?”

孟子説:“可以。”

齊宣王又問:“您怎麼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説:“我聽您的近臣胡齕説,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牽頭牛走過堂下,您問:‘牽牛上哪兒去?’他回答説:‘要殺了它祭鍾。’您説:‘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懼發抖的樣子,沒有罪過卻要往死地裏送。’那人問:‘那就廢除祭鐘的儀式吧?’您説:‘怎麼可以廢除呢?用羊去換牛吧。’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齊宣王説:“有這回事。”

孟子説:“有這樣的善心就足以實行王道了。老百姓都還以為是您吝嗇,我本來就知道您是於心不忍呢!”

齊宣王説:“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齊國雖然不大,我怎麼會捨不得一頭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恐懼發抖的樣子,沒有過錯卻要往死地裏送。所以才説用羊去換牛。”

孟子説:“您不要奇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的換大的,他們又怎麼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憐牲畜沒有過錯卻往死地裏送,那麼用牛跟用羊又有什麼區別呢?”

齊宣王笑道:“這真個是什麼心理呢?我並不是吝惜錢財才拿羊去替換它(牛),老百姓説我吝嗇是應該的。”

孟子説:“沒有關係,這正是仁愛之道,(因為您只)見到牛沒有見到羊。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對於禽獸,看到它們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們死去;聽到它們鳴叫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仁厚的人們總是遠離廚房的。”

齊宣王高興地説:“《詩》裏面講過:‘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這話説的就是您。我自己做了這件事,回過頭來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義,反而得不出。經您這麼一講,我心裏又感到有些觸動了。這種心地為什麼就能與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説:“有人向大王稟白道:‘我的力氣能夠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能夠看清秋天裏剛換過的獸毛的末梢,卻看不見一大車木柴。’您會同意(這種説法)嗎?”

齊宣王説:“不,不會。”

(孟子緊接上去説:)“現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獸沾恩,而百姓卻一無所得,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樣看來,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因為不願用力;一車木柴看不見,是因為不願用視力;百姓不被愛護,是因為不願廣施恩澤。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