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國學文化>

《愛蓮説》原文及註釋譯文作文

國學文化 閲讀(1.56W)

《愛蓮説》

《愛蓮説》原文及註釋譯文

作者: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註釋

1.説: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説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説”是古代用以記敍、議論或説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種現象來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波瀾起伏,篇幅一般長短不定,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它可以直接説明事物,闡述事理,也可以託物寓意,借物抒情

2.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潯陽柴桑(現今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著名人。是著名的隱士。他獨愛菊花,常在詩裏詠菊,如《飲酒》詩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從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裏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裏説:“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3.甚:很,十分。

4.之:結構助詞,的。

5.可:值得。

6.者:花。

7.蕃(fán):多。

8.獨:只,唯獨。

9.自:自從。

10.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11.甚愛:大多喜愛。

12.予(yú):代詞,我。

13.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14.而:錶轉折,卻。

15.淤泥:河溝或池塘裏積存的污泥。

16.染:沾染(污穢)。

17.濯(zhuó):洗滌。

18.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裏指清水。

19.妖:美麗而不端莊。

20.焉:聲詞,相當於現在漢語詞典的“啊”。

21.中通外直:(它的莖)內空外直。

22.通:空。

23.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24.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

25.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

26.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

27.遠: 遠播,遠遠的傳送出去。

28.益:更,更加。

29.亭亭淨植: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亭亭:聳立的樣子。

30.可:只能。

31.褻玩(xie):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32.焉:助詞。

33.謂:認為。

34.花之隱逸者: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之:的。

35.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36.者:……的人或物。隨着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築 。

37.噫(yī):歎詞,相當於今意的“唉"。

38.菊之愛:對於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

39.鮮(xiǎn):少。

40.聞:聽説。

41.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42.宜乎眾矣:(愛牡丹的)人應該是很多了。宜乎:當然。宜:應當。眾:多。

譯文

水上和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則唯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裏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裏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顯得清幽,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輕易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而對於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