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國學文化>

《兵車行》原文及註釋譯文作文

國學文化 閲讀(5.95K)

《兵車行》(1)

《兵車行》原文及註釋譯文

作者:唐朝杜甫

車轔轔(2),馬蕭蕭(3),行人弓箭各在腰(4)。耶孃妻子走相送(5),塵埃不見咸陽橋(6)。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7)。

道旁過者問行人(8),行人但云點行頻(9)。或從十五北防河(10),便至四十西營田(11)。去時里正與裹頭(12),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13),武皇開邊意未已(14)。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15),千村萬落生荊杞(16)。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17)。況復秦兵耐苦戰(18),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19),役夫敢申恨(20)?且如今年冬(21),未休關西卒(22)。縣官急索租(23),租税從何出?信知生男惡(24),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25),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26),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27),天陰濕聲啾啾(28)!

註釋

兵車行:這是一首樂府詩。題目是詩人自擬的。

轔(lín)轔:車輪聲。《詩經·秦風·車轔》:“有車轔轔”。

蕭蕭:馬嘶叫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行(xíng)人:指被徵出發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爺”,父親。走:奔跑。

咸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南,唐代稱咸陽橋,唐時為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幹(gān):衝。幹雲霄:衝犯雲霄。

過者:過路的人,這裏是杜甫自稱。

但云:只説。點行(xíng)頻:頻繁地進行徵兵。

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十五:指年齡。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爭,曾徵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禦。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説“北防河”。

西營田:古時實行屯田制,軍隊無戰事即種田,有戰事即作戰。“西營田”也是防備吐蕃的。

里正:唐制,每百户設一里正,負責管理户口。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里正給他裹頭。

邊庭:邊疆。

武皇:漢武帝劉徹。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這裏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開邊:用武力開拓邊疆。

漢家:漢朝。這裏借指唐。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統稱山東。

荊杞(qǐ):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隴(lǒng)畝:田地。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間種植農作物。無東西:不分東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齊。

況復:更何況。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耐苦戰--能頑強苦戰。這句説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徵人敬稱他為“長者”。

“役夫敢申恨”:徵人自言不敢訴説心中的冤屈憤恨。這是反詰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態。役夫:行役的人。敢:豈敢,怎麼敢。

且如:就如。

關西:當時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這兩句説,因為對吐蕃的戰爭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

縣官:官府。

信知:確實知道,深知。

比鄰:近鄰。

青海頭:即青海邊。這裏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煩冤:愁煩冤屈。

啾啾:象聲詞,形容淒厲的哭叫聲。

譯文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孃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行軍時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着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衝入雲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徵士兵怎麼樣,出征士兵只是説按名冊徵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縱然到了四十歲還要到西部邊疆去屯田。去的時候到里長那裏用頭巾把頭髮束起來,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疆。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説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裏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更何況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

儘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申訴怨恨?就像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徵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從哪裏出?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於沙場埋沒在荒草間。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淒厲地發出啾啾的哭叫聲。